扫砌政须脩竹舞,荫花绝爱巨荷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明 仲 凉 字 韵 宋 /刘 子 翚 浮 暑 熏 人 只 欲 狂 ,秋 声 未 肯 抹 横 塘 。倦 看 黄 奶 浑 无 味 ,醉 着 白 練 如 许 凉 。扫 砌 政 须 修 竹 舞 ,荫 花 绝 爱 巨 荷 张 。紫 髯 不 是 轻 风 景 ,更 拟 回 鞭 向 葛 强 。
- 翻译
- 酷暑逼人只想发狂,秋天的声音还不愿抹去池塘的景色。
疲倦地看那黄色的牛奶(指茶水)已全无滋味,喝醉了穿着白色丝绸(指衣裳)却感到如此清凉。
清扫台阶正需要修竹摇曳,遮荫花朵最爱那大荷叶铺展。
紫色胡须的人(诗人自指)不会轻易错过这美景,还打算挥鞭继续游赏,像葛强一样前行。
- 注释
- 浮暑:酷暑。
抹横塘:抹去池塘的景色。
黄奶:黄色的茶水。
白綀:白色丝绸。
紫髯:诗人自指,可能有胡须。
葛强:古代诗人,此处借代游赏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酷热之中对凉爽秋天的渴望,以及他对生活和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开篇“浮暑熏人只欲狂”描绘出炎炎夏日人们的烦躁心情,只愿意尽情放纵以寻找一丝清凉。“秋声未肯抹横塘”,则表现了秋天的声音尚未来临,诗人对此感到不满。
接下来的“倦看黄奶浑无味”和“醉著白綀如许凉”,透露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以及在酒精的作用下寻求片刻清凉。这里的“黄奶”可能指的是夏日里常见的瓜果,诗人却对此感到无趣;“白綀”则是古代一种用布做成的薄被,在醉酒之中感觉到一丝凉意。
第三句“扫砌政须脩竹舞”,描绘了诗人在炎热中寻找清凉之地,可能是在竹林中进行着某种活动,这里的“脩”字有修整的意思,表明是对环境的一种整理或享受。第四句“荫花绝爱巨荷张”,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荷花在夏日里能够提供阴凉和美丽。
最后两句,“紫髯不是轻风景”和“更拟回鞭向葛强”,诗人的头发被比喻为紫色,这可能是因为汗水浸湿了头发而显得深色,表明诗人并非轻易对待夏日的风光,而是在寻找一种更加强烈的自然体验。“更拟回鞭向葛强”,则预示着诗人想要返回到一个更为清凉和壮观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炎热与凉爽,表现了诗人在夏日中对于秋天的渴望,以及他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陈云阁竹泉煮茗图,依高竹屋体
香眉玉髓,剪翠研红,安炉石阑四角。
嫩火须添,扫得蛩边枯箨。
千竿万竿风静,让瑶笙、碧空吹落。
午梦酽,借灵崖秋乳,冻瓷凉瀹。
悟否参寥禅味,坐沉沉,斜阳渐过庭幕。
酹燕酬莺,笑恁花筵传酪。
云门饼师无恙,未愁他、赵州天邈。
和清籁,有松枰、避烟臞鹤。
东风第一枝
夕斝传柑,春灯舞柘,谁防莺燕离早。
可怜袂判三年,旧事尚萦暗抱。
城南斜巷,想已换、当时芳草。
自阻将、鸿路烽烟,信息问来多杳。
悔一味、紫缠翠嬲。消几度、月昏露晓。
美人何处高楼,挂眼蓟门天杪。
愁还偿得,愿拚著、他乡潦倒。
怕梦中、苦索相思,醒后鬓都衰老。
洞仙歌
粉楼天上,恰琼帏高揭。坐对遥山总愁绝。
恁眉烟不断,绾绿交青,有一带,江水飞来中截。
慧肠冰雪转,手拓鸾笺,十索新词向人乞。
谱就懊侬歌,解与从头,赢两字、知心亲说。
又那识、柔魂已潜消,难忍俊双眸,倦花春缬。
洞仙歌·其六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东劳西燕,共离帆春涨。孤枕孤灯甚情况。
便石尤风恶,银浦潮深,总难隔,两地愁魂来往。
青鸾仙海逝,怯怯婷婷,试影圆冰料无恙。
一卷断肠词,翠咽红呜,莫揽个、杜鹃同唱。
约开到、蔷薇方相逢,须不似当时,玉京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