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崔石师四首·其四》
《悼崔石师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珍重峰头老翁当年谁共听朝钟。

死生如对秋山雨,悲喜何曾入画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喜(bēi xǐ)的意思:悲喜意味着悲伤和喜悦并存,既有悲伤的情感,也有喜悦的情感。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听朝(tīng cháo)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官职位的人,可以听到朝廷的政务、决策等消息。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鉴赏

这首诗以悼念崔石师为主题,通过“珍重峰头谒老翁”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仿佛在崇敬地向一位长者致敬,引出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怀念。接着,“当年谁共听朝钟”一句,将时间拉回往昔,暗示了崔石师生前与他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那些共同经历的时刻。

“死生如对秋山雨”,这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生死的无常,秋山之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同时也蕴含着哀伤与感慨。这种将抽象的生命哲理具象化为自然景观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富有感染力。

“悲喜何曾入画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崔石师生前情感世界的复杂性与不可完全捕捉的遗憾。这句话暗示,即使是最精湛的艺术也无法完全描绘出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尤其是对于逝去之人的情感世界而言,更是如此。这不仅是对崔石师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普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哀而不伤、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答吴石林

军容临鳄水,仙韵到孤峰。

墨汁留燕石,文情压大宗。

翱翔疑翥凤,磅礴竟屠龙。

何日来相见,西窗烛影重。

(0)

过菊花岛·其二

满山飞白鹤,几处傍青霄。

蜃气深盘寺,钟声落应潮。

荒台秦砌古,卧石汉功标。

心恋身难住,临风一望遥。

(0)

寿陈照江篇

我与二哥交,交臂二十年。

世间材气相抛掷,出世妙义相探研。

虹霓十丈吐燕然,雪空万里天山连。

指顾苍茫极虚烟,或吟或啸帝座边。

岂与世人漫周旋,今来白下成枯禅。

乞食不得悲林泉,二哥已作人中仙。

玉堂深闭道则全,舞鸡或向明月前。

骏骑未老枥中眠,云衢只在脚跟前。

三哥绿发亦自贤,通透敏慧双璧联。

昨饮寿酒开芳筵,知我却与酒无缘。

不使我知作寿篇,罚在人间住百年。

为我乞经走暑天,譬彼大陆抽金莲。

金函律论三藏全,汝收功德自绵绵。

(0)

普济寺

到此都成选佛才,嵯峨高阁倚云开。

关东处处精蓝布,那得摩腾经卷来。

(0)

閒步

岁穷无柰得閒何,扶著孤筇尽著歌。

步到桥头霜有迹,无人应是鹿来过。

(0)

客有期予春初同入城者

一卧山中人事毕,重新细碎学威仪。

休将白眼看林鸟,屡系长衣接涧麋。

才话入城心便小,尝教伴雪礼何知。

由来分卫存深意,古佛遗模苦莫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