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彬彬(bīn bīn)的意思:彬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词林(cí lín)的意思:指中国词语分类的一种系统,用于汉字词语的分类和归纳。
登名(dēng míng)的意思:指被列举或记载在名册上,表示被公认或被承认。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接踵(jiē zhǒng)的意思:接连不断地跟随或发生。
开科(kāi kē)的意思:开创新的学科或领域。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物故(wù gù)的意思:指人去世,也可用于形容事物消失或毁灭。
致政(zhì zhèng)的意思:指政治家或领导者能够以高尚的品质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延祐年间科举考试的盛况,首句点明了考试的时间和重要性,"第一春"象征着新学期的开始和学子们的崭新希望。"吾邦文物故彬彬"赞美了当时国家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
接下来的诗句"后来接踵登名盛"形象地描述了学子们纷纷考中,成绩斐然,显示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人才的涌现。"致政词林有几人"则暗示了能够在文坛上取得高位的人并不多,强调了科举选拔出的精英寥寥可数。
诗人刘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学子杨植乙科及第的欣喜,同时也感慨于乡里能有这样人才崛起,学业大有起色,体现了他对教育和人才的期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扬科举制度成就和激励后学的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