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 翻译
- 地面结冰如立,屋檐挂冰下垂。
阳光穿透冰柱,仿佛雕刻玉石山峰倾斜。
今早气候稍暖,但清冷还未完全消退。
忧虑一旦消除,不知何处寻觅伴我吟诗的意境。
- 注释
- 地冻:严寒的地面。
雪起立:冰雪覆盖,地面似站立。
檐生冰:屋檐上结冰。
冰倒垂:冰凌倒挂在檐下。
日穿:阳光穿透。
银笋:比喻冰柱。
透:穿透。
风琢:风吹过像雕刻。
玉山:比喻洁白的冰雪。
欹:倾斜。
今晓:今早。
还差暖:稍微暖和一些。
清寒:清冷的寒气。
退尚迟:退去得还很慢。
生愁:产生忧愁。
销去:消除。
将底:何处。
伴吟髭:伴我吟诗的思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天气渐转晴朗但雪尚未完全融化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冬日的清冷与生机。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两句勾勒出积雪初融的情形,其中“地冻”指的是土地被严寒凝固,“雪起立”则是雪地开始融化而出现裂隙,而“檐生冰倒垂”则形象地描绘了屋檐上结冰因重力而向下弯曲的景象,展示出雪后初见暖意。
接下来,“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阳光与寒风的对比。这里“日穿银笋透”意味着阳光通过被积雪覆盖的竹林,照射得竹子如同透明的银色,而“风琢玉山欹”则形容冬日清冷的风吹拂在冰冻的山峰上,犹如巧匠雕琢玉石一般。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天气仍不够温暖的感受。尽管是大雪过后的第十日,但清晨的气温依然偏低,冷意未完全消散。
最后,“生愁便销去, 将底伴吟髭”则流露出诗人的心境。面对这既美丽又带有几分寂寞的冬景,诗人的心中原本可能有的忧愁在这静谧的自然氛围中得以缓解,他愿意让自己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以吟咏山水来伴随自己的胡须飘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初暖天气与大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情感上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谢咨议诗
玉衡迅驾,四节如飞。急景西驰,奔浪赴沂。
英华始玩,落叶已稀。惆怅衡皋,心焉有违。
告离甫尔,荏冉回周。怀风感迁,思我良畴。
岂其无人,莫与好仇。孰曰晏安,神往形留。
感昔戎行,远暨西垠。黾勉于役,不敢告勤。
尔亦同事,契阔江濆。庶同支离,攘臂解纷。
鸣鹄在阴,自幽必显。既曰有声,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司帝之典。蔚彼遗藉,如莹如洗。
齐仲善交,在久弥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
于穆谢生,以和缮性。有言属耳,有文在咏。
寡弱多幸,逢兹道泰。荷荣西荒,晏然解带。
剪削前识,任此天籁。人既遇矣,何惧何害。
搔首北眷,清对未从。瞻云累叹,思□御风。
良愿易违,嘉乐难逢。微我无衣,温凉谁同。
古人善身,实畏斯名。缘督何贵,卷耀藏馨。
九言之赠,实由未冥。片音或重,玙璠可轻。
《答谢咨议诗》【南北朝·谢灵运】玉衡迅驾,四节如飞。急景西驰,奔浪赴沂。英华始玩,落叶已稀。惆怅衡皋,心焉有违。告离甫尔,荏冉回周。怀风感迁,思我良畴。岂其无人,莫与好仇。孰曰晏安,神往形留。感昔戎行,远暨西垠。黾勉于役,不敢告勤。尔亦同事,契阔江濆。庶同支离,攘臂解纷。鸣鹄在阴,自幽必显。既曰有声,因风易演。逶迤云阁,司帝之典。蔚彼遗藉,如莹如洗。齐仲善交,在久弥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于穆谢生,以和缮性。有言属耳,有文在咏。寡弱多幸,逢兹道泰。荷荣西荒,晏然解带。剪削前识,任此天籁。人既遇矣,何惧何害。搔首北眷,清对未从。瞻云累叹,思□御风。良愿易违,嘉乐难逢。微我无衣,温凉谁同。古人善身,实畏斯名。缘督何贵,卷耀藏馨。九言之赠,实由未冥。片音或重,玙璠可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67c6720fd4be8600.html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峕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