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词》
《田家词》全文
明 / 龚诩   形式: 古风

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

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

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

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官赋(guān fù)的意思:官方赋予的职责或权力。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秋分(qiū fēn)的意思: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进入中期,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雨点(yǔ diǎn)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影响,类似于雨中的水滴。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田家词》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忧虑。首句“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农民们常年遭受风雨侵袭的困苦。接下来,“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恶劣,影响了农事,使得农民难以见到阳光和月亮。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细致刻画了田间的景象,禾苗尚未成熟就被虫害侵扰,稻茎被啃断,显示出收成的无望。诗人接着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官府催缴赋税紧迫,又担心连基本的生活资料都难以保障。

最后两句“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直抒胸臆,深深感叹农民生活的艰难和悲哀,读来感人至深,流露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明朝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作者介绍
龚诩

龚诩
朝代:明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猜你喜欢

怀吴中冯秀才

苕花溪上柳萧萧,西望阊门客路遥。

记得与君停棹处,夕阳渔笛小长桥。

(0)

柏林寺南望

日暮忽闻溪上钟,僧家楼阁出岩松。

偶来此处凭栏望,云散层层见碧峰。

(0)

鸟鸣涧

暝树含苍霭,春云散碧空。

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

(0)

题春景山水

爱此佳山水,春来景更妍。

四郊青嶂合,孤岫白云连。

地迥轮蹄绝,峰危石磴悬。

小桥临曲涧,远浦接平田。

郁郁林间寺,潺潺竹下泉。

桑麻凝暮霭,榆柳绕晴川。

宝殿凌千尺,茅堂敞数椽。

僧归西岭月,渔钓北溪烟。

倒浸沈波塔,閒横古渡船。

楼高平见日,松老不知年。

鸟度浮岚外,鸥飞落照边。

吟筇芳草径,酒旆杏花天。

隔岸闻莺语,开轩待鹤旋。

砌苔深染黛,林籁细鸣弦。

有路通仙境,无尘远市廛。

终依丹凤阙,未结赤松缘。

家山在图画,触目思飘然。

(0)

红白莲花

翠盖亭亭映碧漪,浓妆素质两相宜。

华清赐浴春酣后,虢国承恩月上时。

锦幛风轻波潋滟,玉杯香冷露淋漓。

茜裙又作霓裳舞,清晓来游太液池。

(0)

陈楚宾邀登南阁出示诸公所赋诗索予继和

忆别高堂凡五载,今日重游鬓毛改。

长老惊为倒履迎,林园却似留春待。

松间旧榻下陈蕃,席上清樽倾北海。

是日云销天宇清,大开南阁兴纵横。

钩帘晚峰万树出,俯槛晴坞千花明。

少长须臾亦星聚,歌吟间作如韶鸣。

乃知此地即仙隐,万里何必求蓬瀛。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