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子 规 思 唐 /陈 陶 春 山 杜 鹃 来 几 日 ,夜 啼 南 家 复 北 家 。野 人 听 此 坐 惆 怅 ,恐 畏 踏 落 东 园 花 。
- 注释
- 春山:春天的山岭。
杜鹃:杜鹃鸟。
来几日:来了多久。
夜啼:夜晚啼叫。
南家:南边人家。
北家:北边人家。
野人:乡村居民。
惆怅:感到忧郁或失落。
恐畏:担心害怕。
踏落:踩踏落下。
东园花:东边的花园里的花。
- 翻译
- 春天的山岭上,杜鹃鸟来了多久了呢?
它们夜晚在南边人家又飞到北边人家啼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野的景象,通过对杜鹃鸟叫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春山杜鹃来几日”表明时序已至,自然界生机勃勃,而杜鹃的叫声则是这一季节的标志,它的出现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夜晚杜鹃的啼叫,如同往昔生活的回响,让听者坐以惆怅,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南家复北家”则暗示了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涯,或许是诗人自己,也或许只是一个普遍的情感表达。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一种不安和不定,正如夜间杜鹃啼叫引起的忧思。
最后两句“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这里的“野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与他相通的人,他们在夜晚听到杜鹃啼叫时,便会陷入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之中,感到一种坐以惆怅的情感状态。这份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害怕自己的脚步可能无意间踏坏了东园中的花朵,这里的“东园花”象征着往昔的美好和纯洁,是诗人内心深处不愿触碰和破坏的东西。
总体来说,陈陶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杜鹃叫声的描述,以及它给野人带来的情感反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生活漂泊无定状态下的不安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兜率寺阁次薛道祖韵
乘閒极望兴悠哉,远眼宜于此处开。
危磴直穿修竹径,虚窗深占白云堆。
江湖有景侵平野,栋宇何年倚巨材。
自是登高乃能赋,谁嗟古往与今来。
送钱端履归二曲
君去金渊十五春,暂归翻是客中身。
千年丘垄胜当日,两世亲朋无几人。
麈尾幸能销白昼,马蹄还厌踏红尘。
锦衣会有重来约,应笑衰翁漉酒巾。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
地产行将竭,人言信不讹。
锥刀名已甚,骨髓病尤多。
汉诏十行札,汤仁三面罗。
山翁也欢喜,屡舞欲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