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处家(chǔ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或居住。
度岁(dù suì)的意思:过年,迎接新年。
分茶(fēn chá)的意思:指人们互相分给对方茶水,表示互相关照、友好互助。
官马(guān mǎ)的意思:指官员的马匹,意味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祭扫(jì sǎo)的意思:祭祀和打扫墓地。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门径(mén jìng)的意思:指通往目的地的途径或方法。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泉花(quán huā)的意思:形容泉水喷涌而出,如同花朵一样美丽绚烂。
山郭(shān guō)的意思:山郭是指城墙的外围,也可引申为城市的边界。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景象,通过对废弃寺院周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首联“白社寥寥度岁华,客来犹记话分茶”,开篇即以“白社”点明地点,暗示了此处的荒凉与历史的沉淀。寥寥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空旷与时间的悠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访的客人还能回忆起往日与人共饮分茶的情景,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颔联“桥横山郭前溪路,树隔厨烟何处家?”进一步展开画面,桥横溪流,山郭环绕,树木掩映间炊烟袅袅,却难觅居所,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通过对比“桥”、“山郭”、“溪路”的动态与“树”、“厨烟”、“何处家”的静态,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层次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的鸟鸣和近处的流水声,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颈联“官马放归门径草,野僧移去石泉花。”转而描写寺院的现状。官马被放归野外,门前小径长满了杂草,野僧搬离后,石泉边的花朵也失去了照料。这一联通过“官马”、“门径草”、“野僧”、“石泉花”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寺院的荒废与自然的侵袭,同时也暗示了人事更迭、世事无常的主题。
尾联“荒原相接多邻冢,祭扫人还噪暮鸦。”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荒原,邻近的墓冢与祭扫的人群,暮鸦的喧闹,构成了一幅凄凉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终焉的思考,也通过“暮鸦”的形象,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哀而不伤的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东林废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废弃寺院的荒凉景象,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情冷暖、生命意义等深刻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过汪氏别业其一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