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方志(fāng zhì)的意思:方志是指古代地方志书的简称,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的情况和变化的书籍。
候吏(hòu lì)的意思:指等待任命的官员。
缄愁(jiān chóu)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忧愁和痛苦。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离筵(lí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宴会结束或离开宴席的意思。
佩弦(pèi xián)的意思:指佩戴弦乐器,表示人物高尚的品质和才艺。
戎亭(róng tíng)的意思:形容人物英勇威武,气概非凡。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先驱(xiān qū)的意思:指引领前进的人,开创者。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征马(zhēng mǎ)的意思:指招募马匹,用于表示招募人才或壮大力量的行为。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四方志(sì fāng zh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广泛地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知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武备厅为即将出征的孩子子安饯行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句“随处是离筵”,点明了地点和事件——无论何处,皆是为子安送行的宴席。接着,“戎亭征马翩”一句,通过“戎亭”(军营)和“征马”(出征的战马),形象地展现了子安即将踏上征程的景象,马匹翩翩,预示着子安的远行。
“那知四方志,犹黯一尊前”两句,表达了对子安志向的赞美与对离别之痛的感伤。即使子安有着四方的壮志,此刻却只能在酒宴上黯然神伤,暗示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
“候吏先驱弩,儒臣始佩弦”描绘了送行的仪式。官吏们手持弓箭先行,象征着对子安出征的祝福与期待;而儒臣佩戴琴弦,则体现了文武并重,既有武力的准备,也有文治的期望,希望子安不仅能在战场上英勇,也能在异域传播文化。
最后,“缄愁对新月,寒雁落江天”以景结情,将个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象中。新月、寒雁、江天,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寓意着子安未来的路途漫长且充满未知。这不仅是对子安的祝愿,也是对所有离别者的慰藉,寄寓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记得白公语,七十欠三年。
十千一斗酤我,休惜杖头钱。
遍地春声歌鼓,满眼斜阳烟草,思发牡丹前。
曲水自今古,风日为谁妍。住为佳,聊复尔,爱云山。
浩歌未已,花外新月一钩悬。
最好平安传语,道是阴晴有准,万里下吴船。
但愿人难老,不羡酒中仙。
满庭芳.怀霍松林羊城
笼柳堤烟,过墙淮月,寄情今古悠悠。
径开三益,松菊几番秋。
琴趣无弦有会,新声播、山晚青留。
烟波外,连绵不断,天北是神州。云浮。
游子意,秦关万里,终日凝眸。
溯书光藜杖,机影灯篝。
无恙春晖寸草,归期阻、清渭东流。
桄榔下,鹩枝偶托,重赋仲宣楼。
念奴娇
软红不到,傍凫潭依约,江家庭宇。
轻薄榆钱飘欲尽,惆怅春归何处。
清角吹愁,飞车辗梦,三两闲鸥语。
丛芦高柳,六朝烟水如故。
临镜螺黛新描,隔城山色,曾湿东风雨。
晴意雌霓弓样小,帘影阴阴垂暮。
朱鸟来时,黄鹂啭后,聊共流光住。
天涯芳草,涨波遮断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