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别李尚书学士》
《奉别李尚书学士》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尺牍(chǐ dú)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民心(mín xīn)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

南金(nán jīn)的意思:指黄金,比喻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四民(sì mín)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中的四个重要社会群体,即士农工商。

雄文(xió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章内容雄壮豪迈,气势磅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吴与弼所作的《奉别李尚书学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神交尺牍比南金”,这里的“尺牍”指的是书信,“南金”则是南方出产的优质金属,这里用来比喻书信如同珍贵的金属,暗示了通过书信交流的深厚情感。同时,“神交”二字则强调了两人虽未谋面,但心灵相通,友情深厚。

“况复雄文重盍簪”,“雄文”指李尚书的优秀文章,“盍簪”则是古代贵族聚会时的一种礼仪,这里借以形容李尚书的文章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句话进一步赞扬了李尚书的文学成就。

“锦绣欲酬何所祷”,“锦绣”在这里比喻美好的礼物或回报,诗人表达了想要以美好的事物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意,却不知该向谁祈求。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和羹慰满四民心”,“和羹”是中国古代烹饪术语,这里比喻和谐美好的事物。“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李尚书的才华和品德能够惠及整个社会,满足人民的心愿,带来和谐与幸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谊、才华、社会福祉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李尚书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相互欣赏、互相激励的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次韵韩毅伯别许宣教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

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

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

耕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0)

和王宫教韵

六籍横陈日醉心,忍贫不肯问钱神。

旁人但见门冰冷,岂识胸中暖似春。

(0)

用元韵答子大

桃花映面方留咏,藤刺缠身始悟禅。

短发镜中霜薄薄,脩眉窗下月娟娟。

(0)

送译上人出蜀

久雨败沼荷,晓风猎岩桂。

人各动归思,子独谋远逝。

峡门去来舟,日为声利计。

扣舷数得失,子独寻师锐。

径山天尺五,披光出蒙翳。

云居接庐阜,荐福踞鄱汭。

维此三大老,从之可卒岁。

玉泉亦清冽,纵饮争挽袂。

南极百十城,一一尽所诣。

宁使茧生足,肯畏雪封砌。

更忆大瞿昙,捐身求半偈。

(0)

用旧韵送普守赴阙·其一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锄钩。

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

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

那知牧养手,安坐穷山陬。

国是久已定,谅非卿士谋。

除书下八行,仁风被九州。

自怜登门旧,长裾曳齐邹。

送公朝帝所,别语不忍休。

腰组挂银黄,刻日赐通侯。

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0)

东禅别新资官令荣安中走笔次韵

虽念三年别,犹欣一日逢。

哦诗能淡伫,作邑想雍容。

古柏宜秋雨,寒鸦伴晓钟。

归涂莫惆怅,喜事见重重。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