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正 月 二 十 八 日 夜 大 雪 宋 /尤 袤 一 冬 无 雪 润 田 畴 ,渴 井 泉 源 冻 不 流 。昨 夜 忽 飞 三 尺 雪 ,今 年 须 兆 十 分 秋 。占 时 父 老 应 先 喜 ,忍 冻 饥 民 莫 漫 愁 。晴 色 已 回 春 气 候 ,晚 风 摇 绿 看 来 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尺雪(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很小,只有一尺厚度。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饥民(jī mín)的意思:指因饥饿而困苦的人民。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井泉(jǐng quán)的意思:指清亮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或高尚的道德。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来牟(lái móu)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择手段、不择良法,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泉源(quá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来源或根本原因。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三尺雪(sān 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非常大,积雪厚度达到三尺。
- 注释
- 一冬:整个冬季。
无雪:没有下雪。
润田畴:滋润田地。
渴井:干涸的井。
泉源:泉水源头。
冻不流:冻结无法流动。
昨夜:昨晚。
忽飞:忽然落下。
三尺雪:厚厚的三尺积雪。
兆:预示。
十分秋:非常丰饶的秋天。
占时:预测时节。
父老:年长的人。
先喜:首先感到欢喜。
忍冻:忍受寒冷。
饥民:饥饿的民众。
莫漫愁:不必过分忧虑。
晴色:晴朗的天空。
已回:已经回归。
春气候:春天的气候。
晚风:傍晚的风。
摇绿:吹动绿色。
看来牟:预示着农作物(牟,古代对谷物的泛称)。
- 翻译
- 整个冬天没有雪滋润田地,干涸的井泉也因冻结而不再流动。
昨晚忽然下了三尺厚的雪,预示着今年会有丰饶的秋天。
预测丰收的老人们应该首先感到欢喜,而忍耐寒冷饥饿的百姓不必过分忧虑。
天气转晴,春天的气息已经归来,傍晚的微风吹动着新绿,预示着农作物的好收成。
-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雪覆盖大地的画面。开篇“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久旱无雨、寒冷异常的景象。田野因缺少滋润之水而变得干枯,井泉也因严寒而结冰,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刻画,同时也是对农事停顿、民众生活困苦的隐喻。
紧接着,“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两句,则转换了语境。突如其来的大雪,如同天降恩泽,将一冬的寒冷与干旱彻底洗净。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预示着农业生产的好转和来年丰收的吉兆。
在“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两句中,诗人寄予深情。雪后初晴的美丽景色,不仅让长者们感到欣慰,更是对那些受寒冷和饥饿困扰的百姓的一种安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来年丰收所带来的希望。
最后,“晴色已回春气候,晚风摇绿看来牟”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后初解、春意渐浓的大景。阳光重新洒落,大地开始复苏,这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美好写照,也预示着生命力与希望的再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从干旱到丰收,从寒冷到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观变化,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徐之才雪
农事方春作,田苗待雪催。
忽从天外降,尤胜腊前来。
枯槁全妆饰,勾萌暗养培。
格清徒自照,体弱不胜挼。
有势离还合,无情去却回。
乾坤迷境界,造化始元胎。
气凛侵帷幌,身轻寄草莱。
匿瑕漫粪壤,衔巧缀条枚。
空际如难集,毫端已共偎。
浓寒流远蜀,嘉兆叶清台。
既浑山兼泽,宁分石与瑰。
饥鸢蹲木杪,冻虎卧岩隈。
积恐江城满,重疑栈阁摧。
谁居梁苑右,或溯剡溪洄。
凝冱阴虽胜,沾濡旱可摧。
雕镌穷物象,皎洁离风埃。
雨脚纷犹杂,云头重不抬。
豪门张燕席,贫灶拥寒灰。
且喜蒙膏泽,仍知免沴灾。
斯民争庆贺,高会与欢咍。
把酒看宜醉,洪炉守至煨。
传闻诗句好,罢听乐声嗺。
洒落吟情健,玲珑霁色开。
营丘无复见,谁为写皑皑。
《和徐之才雪》【宋·冯山】农事方春作,田苗待雪催。忽从天外降,尤胜腊前来。枯槁全妆饰,勾萌暗养培。格清徒自照,体弱不胜挼。有势离还合,无情去却回。乾坤迷境界,造化始元胎。气凛侵帷幌,身轻寄草莱。匿瑕漫粪壤,衔巧缀条枚。空际如难集,毫端已共偎。浓寒流远蜀,嘉兆叶清台。既浑山兼泽,宁分石与瑰。饥鸢蹲木杪,冻虎卧岩隈。积恐江城满,重疑栈阁摧。谁居梁苑右,或溯剡溪洄。凝冱阴虽胜,沾濡旱可摧。雕镌穷物象,皎洁离风埃。雨脚纷犹杂,云头重不抬。豪门张燕席,贫灶拥寒灰。且喜蒙膏泽,仍知免沴灾。斯民争庆贺,高会与欢咍。把酒看宜醉,洪炉守至煨。传闻诗句好,罢听乐声嗺。洒落吟情健,玲珑霁色开。营丘无复见,谁为写皑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167c6ce708fe5895.html
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
上党缘青冥,劲气西北隅。
黄河天际来,草木冬前枯。
其地号严冽,燕陇莫与俱。
毡罽护性命,冰霜结眉须。
土人一犯寒,斗酒沃始苏。
中州宦游士,未秋先嗟呼。
我闻已心慄,冻粟生皮肤。
而君风雪间,径作壶关趋。
少年始任气,慷慨若有馀。
自为功名行,不惮气候殊。
犬戎炽将灭,郁屈迎天诛。
幕府收英才,富贵往何图。
埋头簿书底,龌龊终非夫。
功业彼何人,送子诚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