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句·其三》
《杂句·其三》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余有一大衣非是世间绢。

众色染不著,晶晶素练

裁时不用刀,缝时不用线。

常持不离身,有人不见

三千世间遮寒暑,无情有情悉覆遍。

如来持得此大衣,披了直入空王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衣(dà yī)的意思:大衣是指厚重的外套,也可以比喻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真实情况。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晶晶(jīng jīng)的意思:明亮、清澈、闪耀的样子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离身(lí shēn)的意思:离开身体,指人或事物与身体分离。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素练(sù liàn)的意思:指平时勤奋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众色(zhòng sè)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翻译
我有一件大衣,非同寻常的布料。
各种色彩无法染上,明亮如洁白的丝绸。
裁剪时无需刀具,缝制时无需针线。
我常随身携带,却无人能察觉。
无论寒暑,这件大衣都能抵挡,对有情众生都给予庇护。
如来持有这件大衣,直接步入空王宫殿。
注释
大衣:指佛教中的法衣,象征佛法无边。
世间绢:普通世俗的布料。
晶晶:形容光洁明亮。
素练:白色的细绢。
不用刀:象征无须外在形式的改变。
不用线:象征无须世俗的束缚。
自不见:别人看不见,暗示其无形无相。
三千世间:佛教中用来形容世界的广阔无垠。
寒暑:比喻人生的苦难和欢乐。
悉覆遍:全面覆盖,无所遗漏。
如来:佛教中的最高尊者。
空王殿:佛教中的重要圣地,象征智慧和解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名为《杂句(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衣喻道的佛教诗歌。

“余有一大衣,非是世间绢。” 这两句话表明这个“大衣”不是普通的丝织物品,而是超脱于俗世之物。这里的“大衣”隐喻着佛法或真理,是超越凡尘的精神寄托。

“众色染不著,晶晶如素练。” 描述这件“大衣”无法被世间的各种欲望和烦恼所污染,它保持纯洁,就像未经染色的白绸那样清澈明净。

“裁时不用刀,缝时不用线。” 这两句强调这件“大衣”的神圣与非凡,不需要世间的工具去制作和修补,它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围。

“常持不离身,有人自不见。” 诗人总是随身携带着这种精神寄托,但有的人即使身处同一空间也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这反映出佛法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以及它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呈现。

“三千世间遮寒暑,无情有情悉覆遍。” 这句话表达了这件“大衣”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它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保护一切生命,不论是无情之物还是有情众生,都能得到它的庇护。

“如来持得此大衣,披了直入空王殿。” 最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这件“大衣”实际上代表的是佛法或菩萨的智慧和力量。诗人通过这一象征性的行动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追求与崇敬,以及通过这种精神力量达到超脱世俗、进入圣洁境界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大衣”的比喻,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包容万象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内心追求。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林塘雨过睡醒才,十里桥边独往回。

涧隐残虹斜日暗,云移远岫翠屏开。

沿溪水落声犹壮,高树风凉叶渐摧。

应为客心增感慨,秋声不见雁鸿来。

(0)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三石鼓江

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

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

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

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

(0)

生四庶男志喜作

年华迫老大,生意近萧瑟。

陆沈海外仙,潦倒沟中瘠。

何意今年冬,艮男添一画!

秋柳发傍稊,晚荔挺偏侧。

赤足卢仝婢,累骑阮咸息。

我有望子心,素无誉儿癖。

未卜贤与愚,敢期过于轼!

今者溷伧荒,生才亦何益!

愿汝为贩脂,可以供索悉!

但我重诗书,斯文留一脉。

海东虽变迁,由东不移易。

区区盼添丁,时时望雄特。

等时汉子孙,而今沦外域。

童子执干戈,庶几卫社稷。

汝生在今兹,中原纷鼎革。

俟汝长大时,祖邦或保赤。

陶侃本庶支,壮志起宗祐。

愿汝作雄飞,补予为退鹢!

时势趋夷风,愿汝守孔泽!

汝生喜呱呱,我名戒赫赫。

汝祖有馀庆,汝辈食旧德。

曩年痛幼殇,心酸泪沾臆。

今年添幼孩,心快梦生翼。

姆养在西家,非同康乐匿。

他日携归来,有兄能汝惜!

汝在三母间,俱看为拱璧。

未知作阮孚,聊应呼谢客。

(0)

有同姓黉士,率先断发洋装者;以其画兰册来徵题,姑为赋此

兰蕙失移根,一朝化茅茹。

人生世变多,当门谁与处!

草泽有沦胥,芳馨九畹贮。

澧源、湘水间,斯人千古许。

画兰知此意,古香浮素楮。

湘君降九嶷,目成兮心与。

形神一以违,申申女媭语。

不待灵均来,臭味先龃龉。

所愿同根人,深求空谷侣。

似兰勿似茅,吾将施缟纻!

(0)

写山谷诗;幼春有赠,即次其韵

山谷诗编、蔡伦纸,我生见月辄忘指。

百里携屐为看山,忽为古书滞于此。

林子下笔发想奇,新词未就神先驰。

写余饭颗卓午身,成君织绵云汉诗。

是时六月鸟声变,祝融当天南氛煽。

手持一卷冰雪文,风流千古涪江擅。

涪江兴废二百年,七言古格今犹传。

忆曾全鼎尝一脔,未殊寸管窥长天。

健笔雄词万斛重,有人绝膑或折踵。

才怯搏虎终非豪,力奋当熊方成勇。

林子作诗贮满筐,三唐、两宋一囊装。

须与直追汉、魏上,沧海横流才可防。

(0)

叛将献船纪事

国家倾帑藏,百万具一船。

上置穿山炮,下置激火轮。

熬波出巨浪,蒸气成黑云。

海上习攻战,拟扫狂鲸氛。

寄之不得人,如山强负蚊。

今春威海卫,十船成一群。

将者丁汝昌,巾帼而从军。

怯懦不成夫,反侧以事君。

求降附敌人,颜厚徒逡巡。

十重如铁甲,岂谓铁军门!

平生事横行,一旦竖降幡。

北洋为夺气,此罪海难论!

其人服毒死,狗贱何足闻!

不行连坐律,国法何由均!

尾闾狂波泻,沧溟白日昏。

峨峨海上舟,竟使巨鱼吞。

地上称利器,铁车登昆崙。

海上称利器,铁船荡乾坤。

覆辙乃如此,无人器奚云!

枉自开船厂,万亿掷金银。

四海竭脂膏,仓卒付沈沦。

枢府皆屏息,忧惧动至尊。

我谓无海战,陆守势仍存。

割地势乃坏,痛哉海沄沄!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