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彩毫(cǎi háo)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毫发不爽。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丹诚(d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对人或事物忠诚、真诚的态度和行为。
谔谔(è è)的意思:指言辞谦虚而恭敬。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溟海(míng hǎi)的意思:溟海指的是辽阔无边的大海,形容事物广阔无边。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五夜(wǔ yè)的意思:连续五个晚上。
仙曹(xiān cáo)的意思:指仙人、神仙的聚集之地,也泛指高雅的文人境地。
英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具有美好音色。
应报(yìng bào)的意思:指应当做出回报或报答。
虞渊(yú yu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深不可测。
直气(zhí qì)的意思:指直率、直接、直截了当的气势和态度。
豸角(zhì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地位或权势很小,不值得一提。
- 鉴赏
此诗《侍御叶公疏陈鹾事得请赋东二章(其一)》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以侍御叶公之口,表达对朝廷盐务事务的深切关注与谏言。首句“谔谔千言奏彩毫”描绘了叶公直言进谏的形象,以“谔谔”形容其直言不讳,以“千言”展现谏言的详尽与深刻,而“彩毫”则象征着文采飞扬。接下来的“英声直气冠仙曹”,进一步强调叶公谏言的卓越与正直,将其比作超越凡间的仙曹,彰显其谏言的高洁与权威。
“批来岂惮龙鳞逆,触处真怜豸角劳”两句,通过“龙鳞逆”和“豸角劳”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叶公在谏言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艰难与挑战。龙鳞逆暗示了皇帝的威严与可能的反对,而豸角劳则指出了作为谏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与压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叶公的勇气与决心,也反映了古代谏官所面临的复杂境况。
“日揭虞渊消雾雨,云收溟海息波涛”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叶公谏言的效果。日揭虞渊,象征着阳光驱散了黑暗,消除了迷雾与雨水,意味着他的谏言带来了光明与清朗;云收溟海,比喻风平浪静,象征着海洋的平静,暗示了叶公谏言后盐务事务的顺利与和谐。
最后,“惟应报国丹诚竭,五夜霜华袭鬓毛”表达了叶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以赤诚之心为国效力,即使在夜晚也坚守岗位,霜华覆盖鬓发,象征岁月的流逝与对国家无尽的付出。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叶公作为谏官的高尚品质与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