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
凭将此意问妖娆。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春潮(chūn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蓬勃发展的势头或气势如潮的景象。
魂销(hún xiāo)的意思:形容精神、意志消沉,失去生气和活力。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开头(kāi tóu)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的部分,也可以指开端、起始。
客魂(kè hún)的意思:指离乡背井、漂泊他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妖娆(yāo ráo)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玉条(yù tiáo)的意思:指美玉的形状,比喻美好的事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浣溪沙(其一)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从鉴赏角度看,开篇“剪水开头碧玉条”即勾勒出梅花清冷脱俗的形象,“碧玉条”不仅形容梅花的色泽,更暗示其高洁无暇之美。
接着,“能令江汉客魂销”则表明这种美已达到令人心神向往、魂牵梦萦的地步。这里的“江汉客”通常指远行的游子,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与梅花的清高相结合,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只应香信是春潮”中,“香信”指梅花的芬芳,与“春潮”相连,暗示着春天的消息和季节更替中的自然律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即便在寒冷中仍能绽放的独特之美。
下片“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则从个人情感转向自省。在这两句里,“戴了”指的是梅花盛开时被轻抚的样子,而“羞缘我老”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增长、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折来同嗅许谁招”中,“折来”是指摘下梅枝,通过与梅花共嗅(闻其香气),寻找那份难以捉摸的情愫。
末句“凭将此意问妖娆”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分享这种情感的愿望。这里的“妖娆”通常指美好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但在此也可泛指那些能理解这份情愫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浣溪沙》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孤独美感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