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钱塘江》
《忆钱塘江》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归帆(guī fān)的意思:指船只返航归港。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注释
昔年:往年;从前。
归帆:指回返的船只。
好是:好像;犹如。
亦作”好似“。
涵:包含。
水仙: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翻译
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
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昔年,诗人在醉酒之际扬帆归航,那时候太阳似乎被前方的山峦半掩。现在,满江之水倒映着光辉,犹如仙子一般穿上了淡红色的衣衫。这是对钱塘江美丽景色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自然美景的欣赏。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所思

解佩当时在洛滨,悠悠疑是梦中身。

自从物外无消息,花谢莺啼近十春。

(0)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二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0)

送杜侍御赴上都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

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

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0)

玉清公主挽歌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

初封千户邑,忽驾五云车。

地接金人岸,山通玉女家。

秋风何太早,吹落禁园花。

(0)

游龙山静胜寺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

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

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

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

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0)

湘州北亭

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

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

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