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吹叶(chuī yè)的意思:形容言辞轻佻,不负责任。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庐岳(lú yuè)的意思:指庐山和岳阳山,泛指名山大川。
石几(shí jǐ)的意思:指人坐得很稳定,不动摇。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照壁(zhào bì)的意思:指在墙壁上照射光线,比喻通过别人的事情来警示自己,引以为鉴。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注释
- 落石:掉落的石头。
几万仞:形容极深,仞是古代长度单位,此指悬崖极深。
冷声:沉闷而冷漠的声音。
远空:遥远的天空。
高秋:深秋,此处强调秋意已浓。
初雨后:刚下过雨之后。
半夜:深夜。
乱山中:众多山峰之中,显得杂乱无章。
只有:仅仅。
照壁月:照在墙壁上的月光。
更无:再也没有。
吹叶风:吹动树叶的风。
几曾:何时,何曾。
庐岳:庐山,中国著名山脉。
听:聆听,此处指听自然之声。
到晓:直到早晨。
与僧同:和僧人一样,可能指心境或行为相似。
- 翻译
- 巨石落下悬崖深万丈,冷冷的声响飘向远方的天空。
初秋下过雨的深夜时分,群山之中一片纷乱。
只有墙壁上映照着月光,再无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何曾几时在庐山中聆听,直到天明都与僧人相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秋夜听泉的静谧景象。"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勾勒出山谷之间回响着的水声,这“冷声”不仅形容声音之清脆,也暗示了秋夜的凉意。紧接着,“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则进一步营造出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环境,初秋之后的细雨让山林更加幽静,半夜时分,更添了一份寂寞与深远。
“只有照壁月, 更无吹叶风”这两句,则是对夜景的一种描写,月光如水般洒在墙上,而周围却连一丝微风都没有,只有那静谧的月光陪伴着诗人,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则是诗人的自述,他曾在庐山这样的名山中聆听泉声,一直持续到天亮,与佛僧一样守候着晨曦。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表现出了他对于禅宗静心观照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与光影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幅山中静夜听泉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曹氏坟庵在灊皖间蜀僧修静自天柱退居于此
出郭屏仆从,取径问樵牧。
短松新被冈,青嶂远遮屋。
鸡犬无四邻,日月自两毂。
阿师厌机缘,脱迹谢尘俗。
是心大圆明,一室了具足。
汲泉烹细芽,支铛炊脱粟。
默坐契从三,诸方付藏六。
我来同友生,得饱径眠熟。
稍为微风醒,已叹畏景促。
买山知几时,所惜负松菊。
孔明
汉家乱无象,贤才戢鳞翼。
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
堂堂刘豫州,介绍徐元直。
一闻卧龙誉,三驾荒庐侧。
士为知己用,陈辞薄霄极。
说吴若转丸,抗魏犹卷席。
谈笑驭关张,从容羁梁益。
持邦二纪馀,君臣绝纤隙。
浮埃蔽穹壤,大节沦金石。
梁甫不复闻,怀贤涕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