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飞镜(fēi jìng)的意思:指快速行动或迅速反应。
好去(hǎo qù)的意思:指地方好,环境优美,适合前往或居住。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影(qiū yǐng)的意思:指秋天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 注释
-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斫:砍。
桂:桂树。
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 翻译
-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人以一轮中秋明月为引子,描绘了月色如镜、明亮照人的景象,"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亮在夜空中流转的动态美。接着,他借饮酒向月中的嫦娥发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感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这里的嫦娥象征着岁月,白发则暗示了诗人的年华不再。
诗人进一步抒发壮志豪情,想象自己乘风直上,俯瞰万里江山,"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显示出他的豪迈气概和对国家山河的热爱。最后,他大胆地提出要"斫去桂婆娑",寓意去除人间的困扰和阻碍,让清光洒满大地,寓意希望扫除黑暗,追求光明与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豪放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不寱
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舄。
竟日隐几坐,拳局不得适。
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
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
奏床不得眠,耿耿到明发。
黄嬭共住久,来梦乃其职。
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
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
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
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
人言老禅师,两肋不到席。
兹事恐未暇,但愿了今夕。
平生北转窗,栩栩即圣域。
睡僊吾所慕,行步亦鼾息。
春困二绝
采花生菜又新年,节物人情已可怜。
不待春来呼我困,四时何日不堪眠?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
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
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
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
书到石湖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次韵宣州西园
苔茵无地著红尘,花草含芳一笑新。
不待东君能剪刻,相公笔力挽回春。
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
齐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闲。
台架尘侵球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馹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
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光辉。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
尘鱼甑釜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
次韵袁起岩许浦按教水军二绝句
横波组练试扬舲,风卷鱼龙海欲凝。
但得绨袍如挟纩,何妨铁甲冷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