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春半(chūn bàn)的意思:指春季的一半,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村坞(cūn wù)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的境况贫困落后。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回塘(huí táng)的意思:回到塘中,比喻回到过去的环境或状态。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娉娉(pīng pīng)的意思:形容女子婉约、柔美的样子。
柔桑(róu sāng)的意思:形容人柔弱而坚韧,如同桑树一样能够屈曲而不折断。
茜裙(qiàn qún)的意思:指妇女的红色裙子,也比喻女子的美丽。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春半:阴历二月。
南阳:地名,古称宛,今河南省南阳市。
村坞:村庄,村落。
坞,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娉娉:姿态美好的样子。
回塘:曲折的池塘。
蓑:草制的雨衣。
茜裙:用茜草制作的红色染料印染的裙子。
茜,茜草,多年生植物,根黄赤色,可作染料。
征衫:行途中所穿的衣服。
馈:招待。
鸡黍:指村人准备的丰盛饭菜。
- 翻译
- 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
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
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
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风光图。"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两句,从总体上勾勒出春天南方山阳下村庄的宁静美丽,春意盎然,桑树长势良好,穿过村落的小丘。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中,“袅袅”形容柳丝轻柔摇曳,“点点”则是细雨滴落的生动写法,这两句捕捉了春日里柳树随风舞动和微雨绵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雅静谧的氛围。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一段,以“蓑”字形容牧童悠扬的歌声,“篱”则指村庄中的竹篱,通过牧童和少女在篱笆间的互动,展现了乡间的纯朴与年轻人的活力。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两句,则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行人衣服因潮湿而解开,村庄中的主人热情地款待路过的客人,送上鸡肉和谷物。这里既表现了乡间的人情味,也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春日里南方村庄的美好景象与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