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词二首·其二》
《秋词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明水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注释
山明:山色明亮。
水净:水面清澈。
夜来霜:夜晚降霜。
数树:几棵树。
深红:深红色。
浅黄:浅黄色。
试上:试着登上。
高楼:高楼。
清入骨:清冷深入骨髓。
岂如:哪里比得上。
春色:春天的景色。
嗾人狂:使人疯狂。
翻译
山色明亮,水面清澈,夜晚降下一层霜,几棵树上深红与浅黄相映成趣。
试着登上高楼,清冷的月光透入骨髓,哪里比得上春天的景色让人疯狂。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清冷的气氛,传达了秋天特有的美感。

“山明水净夜来霜”,这里的“霜”指的是轻微的霜冻或露水,表明秋夜已经非常凉爽,甚至可以看到地面上的寒霜。山川和流水在这样的夜晚变得异常清晰,显示出秋天的空气之清新。

“数树深红出浅黄”,则是对秋色的一种描绘。在深红色的背景中,一些树木开始显现出浅黄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秋叶变换而呈现出的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这种描述体现了自然界在秋天渐入佳境。

“试上高楼清入骨”,诗人通过“试上”表达了一种尝试性的动作,意味着诗人有意地登上了高楼去感受那份清冷。这里的“清入骨”则是对气候和心境的双重描写,秋天的凉爽不仅让人感觉到皮肤之清,也触及到了内心之深。

最后,“岂如春色嗾人狂”,通过与春景的对比,更突出了秋天的独特美感。这里的“岂如”表达了疑问,实际上是反问,即“难道不是吗?”“春色嗾人狂”则形容了春天景色的热烈和生机,似乎在暗示春天虽然美丽,但也容易令人感到喧嚣和失去自我。而秋天的清新,则更能让人保持清醒和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秋叶变换以及登高感受清冷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对于秋天美好而又独特风光的赞赏。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海阳令鲁子与

罗浮山下话交期,几载风尘怅别离。

枳棘岂淹鸾凤翼,松筠曾拟柳蒲姿。

囊因简讼新题满,邑傍名山傲骨宜。

为忆榔梅庵畔路,桃花新种几多枝。

(0)

恩诏赐复冠带县大夫雨中携酒赐贺赋此呈谢·其六

击壶歌伏骥,拔剑听鸣鸡。

纬恤宗周阙,吟魂楚泽迷。

蓬蒿已满径,桃李未成溪。

为问鱼惊饵,何如龟曳泥。

(0)

后周书六首·其四裴侠

丁庸收直马成群,清节谁如独立君。

奕世高风谁得似,赐田堪自老耕耘。

(0)

咏怀古迹十首·其八月华楼

金波遥映月华楼,佳色偏宜永夜游。

玉魄年年长在望,照残芳杜满汀洲。

(0)

陈思王赠友

五臣熙帝载,多士为周祯。

古昔圣哲后,束帛礼贤英。

家皇匡世难,秉钺事徂征。

中原盛麟凤,济济以云蒸。

眷我二三子,辞义溢丹诚。

析圭緤长组,接景登承明。

投分谐金石,千载扬休声。

虞周媲盛美,小儒安足称。

(0)

马孟高将乡旋偕法南禅师携酒过别即席各赋一首

白眉词客善谈天,穷巷联镳共话禅。

骀荡情深珠海外,淋漓酒态杏花前。

杯行席上摇青玉,两足峰头散绿烟。

何物最为关别恨,野桥残月照清涟。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