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山明:山色明亮。
水净:水面清澈。
夜来霜:夜晚降霜。
数树:几棵树。
深红:深红色。
浅黄:浅黄色。
试上:试着登上。
高楼:高楼。
清入骨:清冷深入骨髓。
岂如:哪里比得上。
春色:春天的景色。
嗾人狂:使人疯狂。
- 翻译
- 山色明亮,水面清澈,夜晚降下一层霜,几棵树上深红与浅黄相映成趣。
试着登上高楼,清冷的月光透入骨髓,哪里比得上春天的景色让人疯狂。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清冷的气氛,传达了秋天特有的美感。
“山明水净夜来霜”,这里的“霜”指的是轻微的霜冻或露水,表明秋夜已经非常凉爽,甚至可以看到地面上的寒霜。山川和流水在这样的夜晚变得异常清晰,显示出秋天的空气之清新。
“数树深红出浅黄”,则是对秋色的一种描绘。在深红色的背景中,一些树木开始显现出浅黄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秋叶变换而呈现出的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这种描述体现了自然界在秋天渐入佳境。
“试上高楼清入骨”,诗人通过“试上”表达了一种尝试性的动作,意味着诗人有意地登上了高楼去感受那份清冷。这里的“清入骨”则是对气候和心境的双重描写,秋天的凉爽不仅让人感觉到皮肤之清,也触及到了内心之深。
最后,“岂如春色嗾人狂”,通过与春景的对比,更突出了秋天的独特美感。这里的“岂如”表达了疑问,实际上是反问,即“难道不是吗?”“春色嗾人狂”则形容了春天景色的热烈和生机,似乎在暗示春天虽然美丽,但也容易令人感到喧嚣和失去自我。而秋天的清新,则更能让人保持清醒和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秋叶变换以及登高感受清冷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对于秋天美好而又独特风光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思王赠友
五臣熙帝载,多士为周祯。
古昔圣哲后,束帛礼贤英。
家皇匡世难,秉钺事徂征。
中原盛麟凤,济济以云蒸。
眷我二三子,辞义溢丹诚。
析圭緤长组,接景登承明。
投分谐金石,千载扬休声。
虞周媲盛美,小儒安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