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九岁已悟达,益谙相土宜。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德教(dé jiào)的意思:德教是指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
橐驼(tuó tuó)的意思:比喻背负重担的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封植(fēng zhí)的意思:指封存、封禁某种植物。
规规(guī guī)的意思:规矩、规定、条例
孩提(hái tí)的意思:孩子时期,指人的幼年时光。
艰食(jiān shí)的意思:艰难地吃饭,形容生活困苦。
姜嫄(jiāng yu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靡他(mǐ tā)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败坏、道德沦丧。
末裔(mò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
然即(rán jí)的意思:表示事物立刻就会发生或立即就能明白的意思。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始祖(shǐ zǔ)的意思:
[释义]
(1) (名)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
(2) (名)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
(3) (名)指原始的(动物)。始祖鸟。(作定语)
[构成]
偏正式:始(祖
蔬果(shū guǒ)的意思:指蔬菜和水果,也用于比喻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菽麦(shū mài)的意思:指各种谷类作物,如大豆、小麦等。
同规(tóng guī)的意思:指行为、规矩相同,步调一致。
土宜(tǔ yí)的意思:适合土地的宜于种植、生长。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委身(wěi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
文词(wén cí)的意思:指文章、词曲等文学作品的言辞、词句。
性禀(xìng bǐ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性、性格特点。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奄然(yǎn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的意思。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有种(yǒu zhǒng)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量、有魄力。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种树诗》描绘了作者自幼热爱种植的倾向,从五岁就开始种植菽麦,到七岁读书之余也不忘园艺,九岁便已懂得因地制宜。随着年龄增长,他对农事和文学的热爱并重,早上研读《橐驼传》,晚上吟咏关乎民生的诗歌。他以古代先祖姜嫄为榜样,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效仿尧舜之治,投身于国家建设。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肩负重任的使命感,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誇洞庭湖,盖举其粗尔。
自此稍南行,更有潇湘水。
潇湘如此流,浅深清见底。
吾邑在其旁,桑麻百馀里。
民经南巡后,淳庞犹可喜。
白酒日相沽,鲈鱼夜成市。
念方从吏隐,小官不为耻。
先期了赋租,随时用鞭箠。
此外无馀事,看山聊隐几。
还作小诗篇,寄声前御史。
御史吾故人,风义今为伟。
超迁未复甚,久仆行复起。
但使交期在,不须论远迩。
今夕宿朱仙,相望月明里。
又向东南去,都门奈若何。
尘埃京洛久,山水富春多。
宴俎誇鱼美,书帷待雁过。
鹏程休暂息,九万看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