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道君(dào jūn)的意思:指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君主或领导人。
都里(dōu lǐ)的意思:都里指的是都城内部,也可指政府机构或官方机构。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婕妤(jié yú)的意思:婕妤是指古代宫廷中地位高贵、美丽出众的女官员。在现代汉语中,婕妤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金舆(jīn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誉很高,受人景仰。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双鬟(shuāng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梳着两个鬏髻,也比喻双方争斗、相持不下。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铜台(tóng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王犹(wáng yóu)的意思:指王者的心意仍然犹豫不决,不能下定决心。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小家(xiǎo jiā)的意思:指个人家庭或个人的私人事务。
邺都(yè dōu)的意思:邺都指的是一个地方繁华热闹的城市。
玉趾(yù zhǐ)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脚趾。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翻译
- 十五岁的少女,她的美貌无人能及。
只要瞥见她如蛾眉般的容颜,价值就超过千金。
自从她进入仙境般的宫廷,常乘坐华丽的马车,陪伴皇帝。
清晨,梧桐树上传来乌鸦的叫声,唤醒君王时天还未亮。
别以为君王的恩宠永远不会消减,婕妤手中的团扇在秋天更显凄凉。
你看那魏国王都邺城,只剩下铜台和漳水静静地流淌。
- 注释
- 十五:年龄。
小家女:平民少女。
双鬟:两个发髻。
人不如:无人能比。
蛾眉:弯弯的眉毛。
千金馀:价值千金以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春鸦:春天的乌鸦。
晓伴:清晨陪伴。
君恩:君王的恩宠。
苦悲秋:深感秋意凄凉。
魏帝:魏国的帝王。
邺都:古都。
铜台:铜雀台。
漳水:河流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诗中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她的美丽与贵族地位。开篇“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即点出女子之美,超乎寻常。紧接着,“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美貌价值连城。
接下来的几句“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描绘了女子进入仙境般的生活,从此享受尊贵无比的地位。这里的“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超凡脱俗,而“金舆”和“玉趾”则进一步强化了她高贵的身份。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这一句通过梧桐叶间传来的鸟鸣声,暗示时间尚早,而君王仍在沉睡之中。这里的“君王”可能指代女子所侍奉的人物,或许是对她尊贵地位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最后两句“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则转向了女子对于失落的荣华富贵的感慨。这里的“君恩”和“婕妤”都是对女子的尊称,她手捧团扇,悲秋之情可谓深矣。而最后一句,则通过历史的参照点——魏帝邺都,表达了过去繁华如今已成废墟,只剩下铜台与流水的荒凉景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尊贵,又透露出一种对过往荣耀的怀念和失落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