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建宁南乡桥》
《题建宁南乡桥》全文
宋 / 袁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玉龙倒影卧寒潭,人在云霄天地宽。

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长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níngnánxiāngqiáo
sòng / yuánshū

lóngdǎoyǐnghántánrénzàiyúnxiāotiānkuān

jièwènshìshuízhùmàolíngdàocháng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词客(cí kè)的意思:指对词语的研究和运用有深入造诣的人。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翻译
玉龙的倒影躺在寒冷的潭水中,
人在高高的云霄中,感觉天地无比宽广。
注释
玉龙:形容潭水中的倒影如同玉质的龙,形象生动。
寒潭:冰冷清澈的水潭。
云霄:天空极高之处,比喻人的位置或心境高远。
茂陵词客:茂陵指汉武帝的陵墓,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玉龙倒影卧寒潭",将桥比作玉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桥在寒潭中的倒影,犹如一条玉质的龙静卧水面,富有诗意和神秘感。"人在云霄天地宽"则通过人的视角,表达了站在桥上时的开阔心境,仿佛人已与天宇相接,意境开阔,令人感到自由与豁达。

接下来的两句"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到长安",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这桥是谁所题,暗示了可能是像茂陵词客这样的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经过此地,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这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也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士大夫情怀的赞美。

总的来说,袁枢的这首《题建宁南乡桥》借助自然景观和人文想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同时寓含了对过往文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袁枢
朝代:宋

(1131—1205)建宁建安人,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试礼部词赋第一,授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除太学录,外补严州教授。喜诵《资治通鉴》,遂区别事目,分类编纂,辑成《通鉴纪事本末》。迁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修国史谓“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累迁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宁宗立,知江陵府,寻为台臣劾罢,奉祠家居。另撰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
猜你喜欢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0)

宫中行乐词·其七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綵仗,行乐泥光辉。

(0)

登禅定寺阁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

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0)

江楼早秋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

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

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

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

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0)

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0)

胜棋楼联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子细思量,风吹绉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