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采莲女子在湖面上荡舟采莲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清新与活力。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开篇即展现出一群采莲女子乘着小舟,在湖面上自由穿梭的情景。她们相互间默契配合,解开船缆,彼此鼓励,共同前行,展现了一幅和谐欢快的画面。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采莲女子在烈日下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裳,但她们并不在意,任由汗水流淌,轻风拂过,裙摆随风飘扬,自在而洒脱。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船桨轻轻划动,激起水面的波纹,漂浮的水草随之摇曳;小舟缓缓前进,荷叶轻轻倚靠过来,仿佛在欢迎着采莲人。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最后两句更是妙笔生花,将采莲的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藕丝被轻轻牵拉,形成细长的线;莲叶则自然地卷起,仿佛是为采莲人准备的酒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情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子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是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画卷。
兰雪衣衿,芝雪冠佩,*唾动成珠玉。
芳草萋迷,蓬莱杳渺,皎皎白驹空谷。
濯发沧洲,怡颜芳树,乐甚从伶丝竹。
问天生、湖海元龙豪气,肯令消缩。
君不见二陆联芳,三苏接武,声动九重黄屋。
天上碧桃,日边红杏,真足快人心目。
拂袖东胶,出门西笑,莫恋故园松菊。
看浊河、流水重清,齐唱太平遗曲。
卜宅椒园里。
响丁丁、风斤月斧,杏梁飞起。
窗户青红烟树绿,*耀碧山乡里。
鸡共犬、也知轮美。
燕子飞来堂下舞,似轻盈、掌上人堪喜。
更可爱,新桃李。
长洲水接淞江水。
好秋风、鲈鱼莼菜,葑田菰米。
艳□□□□□□,□屋神仙罗绮。
□□□、□□□□。
楚舞吴歌娱晚景,内台盘、春笋奉甘旨。
五马贵,未足拟。
玉杵捣灵药,丹鼎养芙蓉。
城市山林小隐,家住驿桥东。
况是南州高裔,更欲上池真液,冰雪炯心胸。
医国手初试,在处起疲癃。
种阴德,方寸地,继颐翁。
活人多少,满林新植杏花红。
遮莫南山石烂,又复瀛洲不浅,都付笑谈中。
刮目看尘表,黄鹄驾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