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宋之问下山歌》
《和宋之问下山歌》全文
唐 / 王无竞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

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不能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连绵(l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指接连不断、不间断地延续。形容时间、山脉、河流等连续不断地延续下去。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注释
日云暮: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嵩山: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位于河南省。
连绵兮:连续而不断的样子。
树石间:树木和岩石之间。
出谷口:走出山谷的出口。
见明月:看见明亮的月亮。
心裴回:心情犹豫不决,留恋不舍。
不能还:无法立即回去。
翻译
太阳西沉我走下嵩山,道路曲折在树木岩石间连绵不断。
走出山谷口抬头见到明亮的月光,心里徘徊不定无法立即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下山途中的景象,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山路的曲折与自然之美。"日云暮兮下嵩山"一句,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夕阳西下,诗人开始下山,嵩山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一,显得壮丽而神秘。"路连绵兮树石间"则透露出道路的曲折和自然环境的复杂。

"出谷口兮见明月"一句,诗人走出山谷,眼前出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心灵的豁达与澄明。最后,"心裴回兮不能还"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致难以忘怀,内心充满了留恋之情,想要留下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地方难以割舍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无竞
朝代:唐   字:仲烈   籍贯:其祖先为琅邪   生辰:652—705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五陪乌本初同佥李希颜祭余廷心大参于断崖因赋是诗以约明年更祭云

七年苦战守孤城,食尽无人发救兵。

诸将赴河同日死,万家嚎地几人生。

中台星拆天应泣,大节堂空鬼亦惊。

国难未平公已往,临风西望泪纵横。

(0)

寄山阴天章寺静默堂长老

昨日相从访了翁,妙高台上数宵同。

十年秪在分阴里,万法都归一默中。

扬子江山仍落照,越王城郭又西风。

阿师说法天章上,开遍人间色与空。

(0)

赠茅山彭鍊师

坐对三峰绝俗缘,羽衣消散即神仙。

几年大洞传真箓,十日清斋读内篇。

采药每行青涧底,散花多近白云边。

精神鍊得如冰雪,妙入羲皇太古先。

(0)

晓出钱塘门

出门聊适意,草树碧纷纷。

一雨破清晓,四山生白云。

僧楼缘岭出,樵径过桥分。

明日重携酒,来浇和靖坟。

(0)

代呻吟绝句十首·其九

囊底虽存大药资,民忧钞法阻艰时。

伯休不二今安在,市价从他或倍蓰。

(0)

登碧云苍雪楼有感

先人旧宅倚崇阿,独上高楼自浩歌。

一度归来一愁绝,暮年身世竟如何。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