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时乐·其四冬》
《四时乐·其四冬》全文
宋 / 李公麟   形式: 词

寒风十月雪欲飞。居人木榻添纸帏。

地炉活火酒频煨。瓦杯不设羊羔肥。

醉来曲肱歌声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活火(huó huǒ)的意思:指火势旺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和生机。

火酒(huǒ jiǔ)的意思:指烈性酒或烈酒。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曲肱(qǔ gōng)的意思:曲肱是一个形容词,意为亲近、亲密、亲近的朋友。

人木(rén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刚直,像木头一样坚硬不弯曲。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羊羔(yáng gāo)的意思:羊羔指的是小羊,比喻年轻、纯洁、无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季的景象,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寒风凛冽、雪花飘飞的图景。"寒风十月雪欲飞",寥寥八字便展现出冬季的严酷与即将到来的雪景。诗人居住的环境简朴,"居人木榻添纸帏",说明屋内保暖措施简单,但生活恬静。

"地炉活火酒频煨",地炉中的炭火燃烧着,用来温热酒,体现出冬日里人们围炉取暖、品酒驱寒的乐趣。"瓦杯不设羊羔肥",虽未提及佳肴,但瓦杯中醇厚的酒足以让人忘却羊肉的缺失,可见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两句"醉来曲肱歌声微",描绘了诗人微醺之际,随意枕着手臂,低声歌唱的场景,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文人冬日里的生活情趣,透露出淡泊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公麟

李公麟
朝代:宋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李龙眠既李公麟,字伯时,祖籍安徽舒城,因安庆桐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
猜你喜欢

摸鱼儿.伤春

问春光,尚馀几许,伤心前夜风雨。

夭桃艳杏都吹尽,兰茝变成荒楚。

春欲去,但渺渺青烟,白水迷津渚。

多情杜宇,有恨血滋宵,哀音破晓,千叫一延伫。

蓬莱路,还是鲸涛间阻,神仙缥缈何处?

琼楼玉殿深留景,不见下方尘土。谁最苦?

瞑色滞、双飞燕子归无主。那堪诉与。

又暗壁残灯,重门转漏,呜咽梦中语。

(0)

遣闷呈石末公

公庭春树秋重绿,但见鸤鸠日日鸣。

不雨正当三伏热,看云无柰百忧生。

草间群盗俱縻爵,天下何人尚力耕。

汉法几时还再复,白头犹得咏升平。

(0)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云鬓愁不绾。

思君如辘轳,倏忽心百转。

(0)

味雪轩图

辨味必以口,未可与言味。

雪味味尤玄,孰解推其意?

味雪味在茶,舌本得深致。

非甘亦非淡,仙境吸沆瀣。

或疑味在梅,疏枝耿窗外。

天花正交舞,幽香忽微至。

又疑味在酒,却寒宜薄醉。

冲然适其适,醇旨若可会。

不然味在诗,思发觉有异。

雪中获神助,逸语夐出世。

寻味入非非,得味自天际。

试约轩中人,冲寒共驴背。

(0)

陈物初清晖堂

尊师家世华山陈,新筑高堂古涧漘。

临水每同鸥结社,采花閒与鹿为邻。

窗通晴旭排高树,帘卷秋风暗绿筠。

振屐梯山烟淰淰,缚船登濑石粼粼。

凤衔春色颁真诰,龙吐霞光夹羽轮。

阴洞■中云似塔,白厓奔处雪如囷。

拂衣兰草已多碧,在眼楸花无数新。

钟磬撼林群鹤唳,丹砂贯井毒蛟驯。

张公昔者来归隐,陆子前朝此问津。

烟雨晦明真若画,山川灵怪岂无神。

未应芝岭终辞汉,可是桃源不记秦。

我欲从今就君住,定侃东海卷黄尘。

(0)

登隗台用希颜韵

好风吹袂上金台,旋脱貂裘换酒来。

春日郊扉光黯澹,夕阳樵路水萦回。

都人犹记燕昭事,朝士争誇郭隗才。

千古兴衰总陈迹,断碑剥落卧苍苔。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