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师(dà sh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极具造诣、技艺高超的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难以(nán yǐ)的意思:困难、不容易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悬丝(xuán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关系或结果非常微妙,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千里眼(qiān lǐ yǎn)的意思:指具有超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智愚的《颂古一百首》之二,以“有三尺剑可以谒赵国,无千里眼难以见悬丝”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三尺剑可以谒赵国”,这里的“三尺剑”象征着力量、勇气或决断力,暗示着拥有足够的实力或决心,就能够去追求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如同手持三尺长剑,勇往直前,挑战权威或实现理想。“谒赵国”则隐喻着追求某种目标或实现某种愿望的过程,赵国在古代历史中常被用来指代权力中心或目标所在之地。
紧接着,“无千里眼难以见悬丝”,“千里眼”在这里比喻的是远见卓识、洞察力或智慧,强调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远见,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把握正确的方向,就如同看不见远处的细线一样,容易迷失或失败。这句诗提醒人们,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智慧与远见同样重要,它们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巍巍堂堂,三界大师”,最后两句进一步升华主题,将前面的比喻和对比引向对人生境界的探讨。这里“巍巍堂堂”形容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成就,而“三界大师”则可能指的是超越了世俗界限、达到了精神层面高深造诣的人。这两句话表达了对那些具备深厚智慧、远见卓识,并且在人生道路上取得卓越成就者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和远见的重视,也传递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启发性和哲理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姚江草堂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
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
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
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
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
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
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
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
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
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
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
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
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
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
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
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荜增辉光。
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
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
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
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姚江草堂》【明·郑文康】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兴来不赋散人歌,闲时只读功臣传。珠玑文绣撑心胸,袖携长策朝重瞳。丹墀独对五千字,群英谁敢争前锋。长安陌上恩荣日,从此金门遂通籍。青春衣绣入乌台,寒郤当年读书席。客边日夜长相思,别来庭树生孙枝。清泉白石画中景,凉风疏雨灯前诗。有时高望添惆怅,梦魂飞到姚江上。千树桃花几度红,半庭芳草元无恙。去年怀归奏明主,晓叩天阍听天语。鉴湖赐与贺知章,一棹南还特相许。啸歌重上江边堂,藤花落地莓苔香。纱帽笼头作堂主,坐令蓬荜增辉光。寻踪访旧多零落,只有青山宛如昨。虽云田野久荒芜,且喜松篁未萧索。未归长忆故园春,到得家来兴已分。不为草堂无乐趣,此心一饭敢忘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967c68455df3e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