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同张池水公兼兄游惠山分得泉字》
《夏日同张池水公兼兄游惠山分得泉字》全文
明 / 华师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欲消长夏日,同试九龙泉。

树远含初雨,云低结暮烟

峰巅双塔耸,石畔一僧眠。

不尽登临兴,言归思渺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峰巅(fēng diān)的意思:指山峰的顶端,也可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

归思(guī sī)的意思:回想;思念;怀念

九龙(jiǔ lóng)的意思:九条龙。形容众多、庞大、壮观。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夏日(xià rì)的意思:夏天的日子

消长(xiāo zhǎng)的意思:消失和增长,指事物的变化、兴衰、盛衰等。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游览惠山的情景,以“九龙泉”为线索,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欲消长夏日”,点明季节与目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炎炎夏日中寻求清凉之意。接着,“同试九龙泉”,既写出了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之乐,也暗示了对泉水的期待与尝试。

“树远含初雨,云低结暮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山水画卷。远处的树木仿佛被初降的雨水润泽,而低垂的云雾则与晚霞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峰巅双塔耸,石畔一僧眠。”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静谧与和谐。高耸的双塔与沉睡的僧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后者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修行。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不尽登临兴,言归思渺然。”表达了诗人虽已归途,但心中仍留恋于这次旅行的美好体验,思绪飘渺,难以忘怀。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触及了读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游览山水的乐趣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华师召
朝代:明

华师召,字公保,无锡人。华察之孙,诸生,翰林学士,著有《玩世垒集》。
猜你喜欢

留别陆叔度二章·其二

自我来燕市,无复向时人。

冠盖满城隅,要非心所亲。

中道逢吾子,抗手揖风尘。

相顾各含情,一言洽兰芬。

愿得共策足,子龙我作云。

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晨。

赖子素心在,万里若为邻。

(0)

乙酉元夕辞弋何赏灯步韵

绿林处处播烽烟,火树何堪照绮筵。

半壁山河劳鞅掌,一挑风月懒横肩。

花飞已悟春如梦,漏永翻怜夜似年。

十二玉楼歌吹寂,银蟾无语下西偏。

(0)

闻今上驻跸端州恭纪·其二改一

水上黄龙出负舟,七星环拱待宸游。

短衣各自羞从虏,左袒何人不为刘。

失在东隅何损汉,至于南海实兴周。

东方千骑如云簇,诸将承恩新拜侯。

(0)

送陈道生北游

我有一腔血,欲洒北天云。

身骑石马行未得,今日临歧赠与君。

羡君作人气如虹,夜夜腰间啼古龙。

虬须怒捲长戟奋,要斫鲸鲵沧海东。

为君歌骊山石裂,悲风喑哑浮云决。

此时鼎湖双龙去正遥,遗弓空挂燕台月。

男儿落地七尺强,有手应须补天鈌。

酒阑日暮君当行,勉旃勿效儿女别。

(0)

送傅贞父

穿就荷衣着葛巾,扁舟随意趁芳春。

云林烟水无穷处,南北东西不定人。

两岸灯花迎去棹,一挑风雨半閒身。

知君非乏青鸾翮,龙性由来不可驯。

(0)

赠李赞夫

高门方奕奕,之子爱林泉。

听雨卧溪阁,搴芳荡画船。

琼枝影木接,春梦玉堂悬。

谁识戴安道,幽栖乐事偏。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