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应秋夜月,松竹影如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火后(huǒ hòu)的意思:指火灾过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也比喻战争或灾难过后的残垣断壁。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社酒(shè jiǔ)的意思:指宴会或聚餐时大家共同享用的酒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烟林(yān lín)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森林,也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云岫(yún xiù)的意思:云岫指山峦起伏的样子,形容山势高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洛阳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昔日繁华已成废墟的感慨,以及在战争破坏后所剩下的凄凉与孤寂。
“烟林接云岫”一句,以烟林和云岫相连的意象,将洛阳的地貌描绘得既壮丽又神秘,给人以深远之感。接着“社酒无俗期,柴门有清叩”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那时的节日虽简单,但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温馨。
然而,“传闻俱丘墟,凄凉兵火后”一句,却又带领读者跨入了战争破坏后的废墟之中。这里的“传闻”表明诗人并未亲历,而是通过他人的讲述来感受那份凄凉,这种间接的情感表达,反而增添了一层深远和沉痛。
最后,“祇应秋夜月,松竹影如昼”则是在这样的凄清之中,诗人寻找到一丝慰藉。秋夜的明月下,即便是松竹的影子,也仿佛在诉说着白日时分的繁华与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对于逝去时代的一种无声哀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世中个体的孤独与悲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追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仙曲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
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
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
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
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
翱翔鸾鹤舞,清彻云璈声。
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
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
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
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思归
平生无宦情,方外久浪迹。
往来梁益间,一笑颇自得。
花秾锦城酒,月白瞿塘笛。
咿哑下江橹,跌宕登山屐。
巴东烟雨秋,渭上风雪夕。
至今客枕梦,万里不能尺。
谁知建安城,触目非夙昔。
冥冥瘴雾细,潋潋蛮江碧。
出门无交朋,呜呼吾何适。
归哉故山路,讵必须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