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古木积苍烟”,以“古木”和“苍烟”两个意象开篇,古木象征着历史的久远与岁月的沉淀,苍烟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两者结合,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世界之中。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空山夜悄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空山”二字,既指出了环境的空旷,也暗示了心灵的空灵。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万物似乎都沉睡了,只有山间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鸟鸣,或是远处传来的微弱风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遥知崖上月,独照病中禅”,将视角从地面转向天空,通过“崖上月”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月光洒在悬崖之上的景象,更寓意着禅者在病痛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净化。这里的“病中禅”不仅指的是身体的疾病,更是心灵的病痛,禅者通过冥想、修行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体验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通过“古木”、“空山”、“崖上月”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敬仰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四十日值雨
催粥华鲸彻翠微,觉来屋瓦白差差。
初疑淡月霜天晓,忽失前山云幕垂。
田父腰镰禾欲耳,行人策杖足如锥。
老僧莫笑芒鞋苦,破釜生尘侬更悲。
华亭山房象山
客游厌城市,僧房见岩壑。
伟石罗众峰,寒砂结层堮。
为谷既窈窕,置岭复绵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纷已错。
空闻先王梦,徒观楚臣作。
行云在俛仰,北渚应酬酢。
天机契如幻,意匠起冥漠。
周流属多豫,寤寐欣所托。
有怀山中人,从尔芳杜若。
春日田家三首·其一
凛寒陵熙春,谁为禦其侮。
酸风吹积雪,浓云洒飞雨。
农夫荷耒耜,俶载耕斥卤。
为其有身累,宁免自辛苦。
妻儿送中饭,冻凌强欲吐。
晚归极困倦,倒睡带泥土。
朝来天光开,红紫新媚妩。
南园踏青人,日暮犹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