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春方嫩,悠哉兴未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大 风 雪 次 日 快 晴 宋 /胡 寅 造 物 非 难 料 ,寒 温 本 一 家 。冲 风 来 雨 雪 ,暖 日 放 莺 花 。行 矣 春 方 嫩 ,悠 哉 兴 未 涯 。芦 蒿 媚 烟 渚 ,荻 笋 破 江 沙 。
- 翻译
- 世间万物并非难以预料,冷暖其实本为一体。
风雨中飞来的雪花,温暖阳光下绽放的莺花。
春天正处在生长初期,心情悠然,乐趣无穷。
芦苇和蒿草在烟雾笼罩的水边显得娇媚,荻笋穿透江中的沙粒。
- 注释
- 造物:世间万物。
非难料:难以预料。
寒温:冷暖。
本一家:一体。
冲风:风雨。
来雨雪:飞来的雪花。
暖日:温暖阳光。
放莺花:绽放的莺花。
行矣:春天正处在。
春方嫩:生长初期。
悠哉:悠然。
兴未涯:乐趣无穷。
芦蒿:芦苇和蒿草。
媚烟渚:在烟雾笼罩的水边显得娇媚。
荻笋:荻笋。
破江沙:穿透江中的沙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首句"造物非难料,寒温本一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认为冷暖交替是自然界的常态,如同家庭中的亲情一般紧密相连。接下来的两句"冲风来雨雪,暖日放莺花"形象地展现了大风雪之后,阳光明媚时莺歌花放的景象,对比鲜明,富有生机。
"行矣春方嫩,悠哉兴未涯"进一步描绘春天初来的场景,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正在萌发,心情愉悦,兴致盎然。最后两句"芦蒿媚烟渚,荻笋破江沙"则以芦蒿在水边摇曳,江边的荻笋破土而出的画面,描绘出春天的清新与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冬去春来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喜悦之情。胡寅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夜大风雪次日快晴》就是其典型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谒顾亭林先生墓得句云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先生语也醒时记忆遂足成之
秋窗忽作通幽梦,载拜亭林有道坟。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
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
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
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
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
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
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
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
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
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
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
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
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
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
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
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
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
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清·邹炳泰】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67c67d9999a9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