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色初变,风高始乱零。
扫处兼僧影,烧时带鹤翎。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首句“霜后色初变”,点明了季节的更替,霜降之后,树叶开始由绿转黄,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风高始乱零”描绘了秋风起时,树叶纷纷飘落的情景,一个“乱”字生动地表现了落叶的纷飞状态。
“和云流远涧,杂雨下空庭”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落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云雾缭绕中,落叶随风飘向远方的山涧;雨滴落下,与落叶交织在一起,落在空旷的庭院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扫处兼僧影,烧时带鹤翎”则将视角转向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落叶被清扫时,僧人的身影也映入眼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禅意。同时,落叶在燃烧时,似乎还带着鹤的羽毛,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落叶与生命的关联,以及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最后,“翻思在春日,绕屋正青青”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对比春日里树叶的生机勃勃与当前落叶的凋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落叶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也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判乾元刚象,德纯贞,利元亨。
运一气氤氲,施生品物,分布形成。
调和四时简易,正始终、机动应经营。
日月东西出没,总因元气流行。
参罗列曜循环,晃寥廓,体轻清。
尽变化无方,杳冥真造,内隐精诚。
酝就命基性烛,混太虚、模样貌峥嵘。
了了真空无碍,八纮挥斥难名。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既抛火院,尘事难拘检。
物外乐逍遥,总疏远、征徭赋敛。
粗衣淡饭,据分且随缘,青峰畔,白云中,独把清闲占。
茅庐一厦,相称平生愿。
里面但容身,也不在、浮华妆点。
锁窗寂静,恣意任高眠,红日上,两三竿,犹自柴门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