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其一》
《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其一》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方姚绪论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

介士投戈北面,岛人修贽先施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九师

定稿晚年纸贵,醰醰至味几人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定稿(dìng gǎo)的意思:指文稿、作品等经过修改、润色后定下来,不再修改。

介士(jiè shì)的意思:指有才学、有道德修养的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九师(jiǔ shī)的意思:九师是指九个教师,用来形容多位名师的集合。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投戈(tóu gē)的意思:指放下武器,投降或改变立场。

晚年(wǎ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晚年阶段,也指晚年的时候。

先施(xiān shī)的意思:先行实施,先下手为强。

修贽(xiū zhì)的意思:修正错误,改正过失。

绪论(xù lùn)的意思:绪论指的是文章或演讲的开头部分,用于引导和引出后续内容。

纸贵(zhǐ guì)的意思:形容纸张价格昂贵,也比喻书籍等文化知识的价值高。

至味(zhì wèi)的意思:指最美好、最满足的味道或感受。

卮言(zhī yán)的意思:卮言意为谨慎言辞、小心用语,形容说话谨慎、言辞恳切。

宗风(zōng fēng)的意思:宗风是指家族或团体的风尚和传统。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文人夏孙桐所作,名为《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马通伯即将南归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马通伯品德与才华的高度赞赏。

首联“方姚绪论盈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以“方姚”暗指马通伯,赞扬他学问广博,思想深邃,其言论影响深远,如同姚鼐一般,使得学术风气在当时盛行。接着,“今日宗风大畅时”则表明了在马通伯的影响下,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人们对于学问的追求更加热切。

颔联“介士投戈争北面,岛人修贽亦先施”运用了典故,通过“介士”和“岛人”的形象,描绘了人们为了向马通伯学习,不惜放下手中的武器,甚至跨越岛屿,不远万里前来求教的情景。这既体现了马通伯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颈联“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进一步赞美了马通伯的独特见解和高超的学识。这里的“元赏”指的是马通伯的独到见解,“三味”比喻其学问的深刻与全面,“未肯卮言附九师”则表明马通伯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不愿轻易附和他人观点。

尾联“定稿晚年看纸贵,醰醰至味几人知”表达了对马通伯晚年作品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其作品深邃内涵的赞叹。这里“纸贵”是古代形容书籍受欢迎的情形,暗示马通伯的作品在后世将被广泛传阅和珍视;“醰醰至味”则形容作品的内涵丰富,味道醇厚,但能品味出其中深意的人却寥寥无几,突出了马通伯作品的高深和独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通伯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影响力的高度赞扬,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次郑禹功韵

怪底消除执热烦,郑公方丈接三韩。

空馀坐榻悬犀柄,岂有行厨洗玉盘。

作吏忽惊玄鸟变,寻盟未向白鸥寒。

诸山只在登临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0)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谢之二首·其二

黄童白叟趁虚回,左辖车前拨不开。

记得绿槐阴御路,万人辟易绣鞍来。

(0)

禽声四首·其一

劝我行沽聒昼眠,看人烂醉买江天。

兴来亦欲提壶去,未有苏公乞酒钱。

(0)

寒食日诵老杜示宗文宗武诗寄二子

衰年寒食又清明,攲枕诗成字不成。

欲寄宗文与宗武,一春风雨大江横。

(0)

江涨

雾里江流欲到天,旅人合眼梦归船。

雨声竹屋晓来急,误喜全家蓬底眠。

(0)

羯鼓绦

长安宫阙半蓬蒿,尘暗红梁羯鼓绦。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条空碧见秋毫。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