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成缪语,张禹岂纯臣。
《偶题·其一》全文
- 注释
- 少年:指年轻的人。
不更事:不懂事,缺乏经验。
新学:新手,初学者。
误人:误导他人。
桓冲:东晋名将,这里可能暗指误判之人。
缪语:错误的话语,谬论。
张禹:东汉名臣,此处可能用来反讽不忠诚的行为。
岂:难道,表示否定。
纯臣:完全忠诚的臣子。
- 翻译
- 年轻人不懂世故,新手常出错。
桓冲的话有误,张禹怎能算忠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偶题(其一)》。诗中,诗人以青少年时期的轻率无知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为切入点,通过提及历史人物桓冲和张禹的事例,进行了一番寓意深刻的批评。
"少年不更事"直接表达了年轻时缺乏经验,容易犯错的意思,"新学多误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初学者由于知识不足,往往会误导自己或他人。接下来,诗人提到桓冲,桓冲是东晋时期的大将,这里可能暗示着即使像桓冲这样的人物也可能因为年轻时的轻信而说出错误的话,这暗含着对轻易相信未经深思熟虑言论的批评。
最后,诗人以张禹为例,张禹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被尊为“纯臣”,但在这里却与“缪语”相对照,暗示即使是看似正直的人也可能有言不由衷或判断失误的时候。这句诗是对那些表面上忠诚实则言行不一者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揭示了经验和谨慎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年轻时轻信和误判的警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鸡鸣山
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
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
六朝称鸡笼,㦯云因形似。
易谓名者谁,纷任后人揣。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
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
㦯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
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
欲倩扬清波,称谓一以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