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
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送温伯玉二首(其一)》中的一联。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楚地的景象,荒芜的园中菊花已开过半,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诗人借此机会向友人温伯玉告别,表达了自己因送别而产生的失落感,仿佛连头上的乌纱帽也因情绪低落而显得沉重。
"楚尾还重九,荒园菊半花"这两句,通过“楚尾”和“重九”点明时令,同时以“荒园菊半花”形象地展示了环境的寂寥和秋意的浓厚。接下来,“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感慨。
最后两句“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是对友人长途跋涉的祝愿,希望他能克服前方的困难,不必过于忧虑未知的旅程。诗人以豪迈的语气结尾,鼓励友人在旅途中保持壮志豪情,不必因为离别而过分哀叹。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伤感,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的诗篇。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旧馆秋寒夜梦长,水帘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鹭独飘山面雪,红蕖全谢镜心香。
起来不语无人会,醉倚东轩半夕阳。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
正当返袂思乡国,却似归家见弟兄。
沾泽只惭尧綍重,泝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