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杂诗·其二》
《山中杂诗·其二》全文
宋 / 程炎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昆崙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鉴赏

这首宋朝程炎子的《山中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居图景。首句"昆崙初凿破"以夸张手法,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开辟的艰辛,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接下来的"大巧夺天真"进一步赞美了山中环境的天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竹锁三更月"描绘了深夜竹林中月光斑驳的景象,静谧而神秘,"桃酣几度春"则通过桃花盛开,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这两句寓言了诗人在此处生活的宁静与岁月的流逝。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写出了山中的空旷与寂静,只有鹤鸣声回荡,溪流远方鸥鸟相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两句"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愿意在石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任由松枝上的露水打湿衣衫,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翻译
昆仑山初次被开凿,大自然的巧妙被人类超越。
竹林在三更时分静锁月色,桃花醉了多少个春天。
山中空旷只闻鹤鸣声,溪流远方鸥鸟相伴为邻。
我为这片美景拂去石上的题字,松树随风摇曳,露水洒落身上。
注释
昆崙:指代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大巧:极大的巧妙,这里指人类的技艺。
天真:自然的原始状态,未经雕琢的美。
竹锁:竹林遮挡。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桃酣:桃花盛开,比喻春意浓烈。
鹤唳:鹤的叫声。
卜鸥邻:鸥鸟作为邻居,象征清幽的环境。
拂:擦拭。
留题石:在石头上题字留念。
露滴身:露水打湿身体,形容环境清新。
作者介绍

程炎子
朝代:宋

程炎子,字清臣,理宗时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未仕。有《玉塘烟水集》,已佚。仅《江湖后集》收诗十六首。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十七首。
猜你喜欢

次瑛上人怀汪彦章韵

君虽四禅侣,自是一诗家。

白足濯蛟井,清风振龙沙。

虚室无长物,多文富生涯。

怀人有新作,粲粲菖蒲花。

(0)

次陈州

一水萦回橐驼项,百丈遥牵如簸掌。

鸬鹚捕鱼没复出,鹭鸶行沙俯还仰。

白云思我白头亲,双足未到心先往。

黄昏系缆危台边,饭糗羹藜莫惆怅。

(0)

述古·其三

木秀风必摧,岸堆流必湍。

人生裨海内,出处甚独难。

尼父称大圣,车辙不得安。

落落抱正直,鼎鼎见疑患。

颜前苟无腼,身后亦不刊。

(0)

立秋日诸公过敝庐赋诗

埃郁一炎方,何处不庳湿。

北窗但扫地,所向若维絷。

及兹澍雨过,信是高秋立。

便有好事侣,俱来负郭集。

中庭树阴满,燀气清且急。

胡床各萧散,颇觉凉气入。

道丧千载馀,世路日险涩。

朋知得若人,风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鸣,时哉先圣集。

兴来浩荡游,胡为若羁絷。

(0)

城上

杖策城上头,初日破冥晦。

颇知春意还,早觉寒事退。

风前识西岑,烟处认东汇。

人如旋磨蚁,舟似覆杯芥。

鹳鹤掠水涯,箫鼓杂天籁。

便当杭清浅,底事返阛阓。

(0)

偈五十三首·其一

蜗牛角上三千界,云月溪山共一家。

既尔业缘无避处,不如随分纳些些。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