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东篱:指代隐居的地方,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年年:每年,形容菊花的连续开放。
菊视:以菊花的眼光来看待。
陶诗:指陶渊明的诗歌。
孰贤:哪一个更出色。
未必:不一定。
缘诗:因为诗(而美)。
花将诗:花朵将诗传播。
万人传:广泛流传于众人之间。
- 翻译
- 哪里还能找到像东篱那样的地方,每年都有菊花盛开?
菊花看待陶渊明的诗,究竟谁更优秀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题为《沈仲一送菊自言封殖之劳欲得诗为报为赋三绝(其一)》。诗人通过对东篱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和对菊花价值的认识。"东篱何在菊年年"暗示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怀念,而"菊视陶诗竟孰贤"则引发对陶渊明诗歌与菊花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菊花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诗歌,而是两者共同被世人传颂。诗人认为,即使不是因为诗才使菊花更美,但花与诗都因其独特魅力而流传于万人之间。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传统文人情怀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
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
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
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
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
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
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
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
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
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
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宋·黄裳】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167c6d945ad318810.html
又谢诸君酬和
金兰诸益友,一一皆诗家。
石音尽清越,使我惭淫哇。
丝棼强抽绪,语句多疵瑕。
竹笺屡涂窜,谁谓点不加。
匏实虽百枚,不如一甘瓜。
土朱重千钧,不如一丹砂。
革去齐梁体,羡君吐天葩。
木强未肯休,馀辞缀车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