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蜡人为验,病翼栖芦。以铁弹子为验,困鳞止泺。
《偈颂十八首·其十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广闻所作的《偈颂十八首》中的第十八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蜡人、病翼、芦苇、困鳞、铁弹子、止泺等一系列意象,以及箭与雕的对比,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先,“以蜡人为验,病翼栖芦”,蜡人象征着虚假或不真实的事物,病翼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困境,芦苇则是环境的象征,整体描绘了一幅生命在虚假与困境中挣扎的画面。这里通过蜡人与病翼的对比,强调了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区别,以及生命在困境中寻求支撑的艰难。
接着,“以铁弹子为验,困鳞止泺”,铁弹子代表力量与对抗,困鳞则是被束缚或限制的生命状态,止泺则暗示了静止或停滞。这一句通过铁弹子与困鳞的对比,展现了力量与束缚之间的冲突,以及生命在面对限制时如何寻求解脱的主题。
最后,“径山不然,一箭双雕落”,径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坚定的信念或正确的道路,而“一箭双雕落”则寓意着通过智慧与勇气,能够同时解决两个问题或达成两个目标。这句话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在复杂情境下,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生命、困境、力量、自由、智慧与目标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鹤园今为文艺家集会之所。园中片石,余戏题掌云二字,旁款则主人所补也
嵯峨片石,是云峰仙掌。天半飞来屹相向。
记曾挥、醉墨剔藓留题,题未竟、酣卧池边小舫。
浮云同变幻,第宅更新,石友深盟可无恙。
花竹影萧疏,雨态烟姿,都移入、画屏风上。
怅料理、琴书有时来,怎忘了停骖,故人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