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鹤顶(hè dǐng)的意思:指头顶上长有白发,像白鹤的头顶一样。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离支(lí zhī)的意思:离开支撑的状态或情况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梅里(méi lǐ)的意思:梅里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非常聪明、机智。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自宽(zì kuān)的意思:自我宽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高处远眺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首句“不须蜡屐上林端,高处登临眼自宽”开篇即点明了无需借助登山工具,站在高处就能尽览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和高度的审美自信。
接着,“䆉稏风翻梅里白,离支日照鹤顶丹”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风吹动䆉稏(一种植物)与梅树的白花,以及阳光照射下离支(荔枝)树上红艳的果实,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色彩变换。
“山川满目如京洛,台榭侵云类广寒”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眼前的景致与历史名城京洛相联系,用“台榭侵云”比喻高耸的楼阁直入云端,仿佛仙境一般,体现了作者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与向往。
最后,“宾主往来俱不远,如棠不比鲁侯观”两句,通过对比宾主之间的距离与鲁侯(古代诸侯)观赏景致的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以及在这种亲近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与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妙高台通云禅师塔用无畏韵
溪山岂不好,筑楼俨如城。
荷戈归洞房,妆台夺僧营。
夜深辟佩环,那有钟磬声。
乃叹善战者,于此非无情。
闭山念初祖,塔前翠纵横。
一壑不能专,翻遭竖子轻。
强聒厌得失,未抵风松清。
狎主木乘兴,弗用坚齐盟。
哀暾谷
孤生寡所欢,往往叹气类。
宁知哭死眼,遽乃及晚翠。
平时略细行,未尽可人意。
遂令授命日,四海谤犹沸。
丘山挽不前,毫末岂所计。
狂药眩举国,觉痛旋复醉。
改弦非尔力,构衅但取忌。
肝脑所不吝,天日有无贰。
顾或引之去,感语动涕泗。
小臣自愚闇,君难安可弃。
衣冠赴东市,嫉恶犹裂眦。
似怜黄乌章,临终徒惴惴。
吾子有今日,夙愿百已遂。
当贺更以吊,自反觉无谓。
愿收声彻天,愿忍彻泉泪。
敢以朋友私,辱君死君义。
寒风今九月,归骨滞郊次。
孤嫠泣淮水,一叔怆山寺。
忽闻颖儿歌,恐伤侍中志。
行当谋速朽,种梓待成器。
《哀暾谷》【清·李宣龚】孤生寡所欢,往往叹气类。宁知哭死眼,遽乃及晚翠。平时略细行,未尽可人意。遂令授命日,四海谤犹沸。丘山挽不前,毫末岂所计。狂药眩举国,觉痛旋复醉。改弦非尔力,构衅但取忌。肝脑所不吝,天日有无贰。顾或引之去,感语动涕泗。小臣自愚闇,君难安可弃。衣冠赴东市,嫉恶犹裂眦。似怜黄乌章,临终徒惴惴。吾子有今日,夙愿百已遂。当贺更以吊,自反觉无谓。愿收声彻天,愿忍彻泉泪。敢以朋友私,辱君死君义。寒风今九月,归骨滞郊次。孤嫠泣淮水,一叔怆山寺。忽闻颖儿歌,恐伤侍中志。行当谋速朽,种梓待成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367c70232d923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