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枇杷树与山鸟的和谐共生之景。首句“卢橘垂黄雨满枝”以“卢橘”即枇杷作为主体,描绘了果实累累、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仿佛在细雨中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营造出一种丰收的喜悦氛围。次句“山禽饱啄巳多时”则将视角转向了栖息在这片美景中的山鸟,它们早已饱食枇杷,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那知岁晏空林里,竹实萧条凤亦饥”这两句,巧妙地引出了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思考。岁末之时,万物凋零,空林之中,即便是象征吉祥的凤凰,也因食物稀缺而感到饥饿。这一转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还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物竞天择等哲学问题的思考。通过对比春夏之繁盛与秋冬之萧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多样性和脆弱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生命之间的微妙联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下笛.和樊山,次韵
老而放颠,相逢又得,北来孝穆。回黄转绿。
春在城南杜曲。
问瑶光、何时散花,听檀槽、有人似玉。
信天然丽质,瞥然得睹。慰此茕独。自怜阳五。
尚游戏人间,意行无触。吴笺十幅。输与伊人空谷。
笑虞山、高哦绛云,诗成只有如是读。
尽閒情,待续子夜曲。与君秉烛。
霓裳中序第一.题迟庵师散花图
绳床伫澹月。虚阁笼寒尘事阒。清暇更紬梵夹。
正篸列乍疏,炉熏初爇。明珰素袜。
想步虚、声在瑶阙。诸天迥、缤纷队雨,款款上吟箧。
骚屑。烦襟难雪。愿授我,维摩半揭。拈花来证慧业。
别墅弹棋,小槛栖帢,华鬘吹一霎。
有宝树、灵禽自答。还凝望、东山重起,莫断世閒法。
百字令.题葛毓珊先生三十岁蒲团遗照
当湖文献,论旧家应数,葛天苗裔。
余韵流风长不尽,见说是翁高致。
海国波涛,兵戈涕泪,回首都如寄。
头颅无恙,神光时现眉际。
谁许及壮年华,蒲团坐拥,便尔销英气。
少日诗名惊里党,磊落嵚奇狂士。
乡梦烟深,宦情云淡,老抱萧寥意。
斯人难遇,披图动我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