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四桥二首·其一》
《第四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黄帽牵船客自摇,水花压岸送归潮

晚风忽断疏蓬雨,秋在烟波第四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归潮(guī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回,涨潮之后的潮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比喻一种事物或现象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牵船(qiān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牵引着一艘船,引申为帮助别人或帮助他人共同前进。

水花(shuǐ huā)的意思:指水中溅起的花样状的水花,比喻事物的变化、发展或变化的情况。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注释
黄帽:形容斗笠的颜色。
牵船客:摇橹的船夫。
自摇:自己摇动船只。
水花:水面溅起的水花。
压岸:拍打岸边。
归潮:退潮。
晚风:傍晚的风。
疏蓬雨:稀疏的蓬草上的雨。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
第四桥:指代某个具体的桥。
翻译
戴着黄色斗笠的船夫自己摇橹,水花拍打着岸边伴随着退去的潮水。
傍晚的风突然吹停了稀疏的蓬草上的雨,秋天的景色就在烟雾笼罩的第四座桥边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以"黄帽牵船客自摇"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戴着黄色斗笠的船夫独自摇桨的场景,给人一种朴素而亲切的感觉。接着,"水花压岸送归潮"一句,通过水花拍打岸边的情景,暗示着潮水的涌动和归航的进行,富有动态美。

"晚风忽断疏蓬雨"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微风吹过,稀疏的蓬草间洒落下零星的雨点,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诗意。最后,"秋在烟波第四桥"以"秋"字点明季节,"烟波"则渲染出一种迷蒙的水雾氛围,而"第四桥"则可能是诗人行舟所经的一座桥梁,它既是实写,也寓含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对远方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秋意,以及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索。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寄钱兼山员外

一官疏懒合丘樊,远近书生多在门。

白璧新知徒有识,青云旧侣半无存。

地通湖海三吴脉,天造文章万古源。

遥忆花桥春事过,苔阶鸟雀共寒暄。

(0)

寄上沈王殿下

遥忆池台丛桂芬,岂堪风俗寄河汾。

路通万树偏秋色,城隔千山更暮云。

明月每驰天外梦,寒砧不比邺中闻。

西来知遇嗟衰老,别馆孤灯坐夜分。

(0)

秋夜石户曹君采宅留别得云字

无那天涯别,寒蛩可更闻。

烛花还对我,尊酒暂同君。

夜驻西山月,秋生北塞云。

他时重相忆,惆怅几宵分。

(0)

送王中书嘉宾归海陵

华发紫薇郎,鸣鞭下帝乡。

莼鲈新味美,丘垄故思长。

海国连秋气,江皋带晚芳。

兴来一鼓枻,谁与咏沧浪。

(0)

南巡歌二首·其一

大道军容肃,中天王气高。

风云随凤辇,日月动龙袍。

绿野开三殿,黄河集万艘。

竟陵恐迟暮,原庙荐樱桃。

(0)

送吴驾部子有奔丧洛中·其一

漠南惊候火,洛下报哀音。

去去思亲泪,迟迟忧国心。

暮云中岳断,秋雨大河深。

犹忆老莱服,空瞻松柏林。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