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

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活水(huó shuǐ)的意思: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水,比喻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能力出众。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弘治三年秋七月时,久旱之后终于迎来甘霖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于干旱地区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

首句“旱到双泉也半春”,形象地描述了旱情之严重,即使在泉水稀少的地方,春天的气息也已减半。这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干旱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次句“四方还有桔槔民”,点明了干旱不仅局限于一地,而是遍及四方,许多地方的百姓仍然在使用桔槔(一种汲水工具)艰难地获取水源。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也反映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后两句“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转折中透露出喜讯。久旱之后,雨水降临,不仅解决了人们的饮水问题,更使得家家户户得以饱食。最后一句“才满峰头活水人”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山峰乃至整个地区的生命之源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由衷感激与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从干旱到降雨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一变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搏云吟·其十二

红尘盘礴紫霄颠,水印波痕月印天。

宝筏翩翩浮玉海,篴声风递鹭洲边。

(0)

怀归·其二十三

刻凤楼头月,芸晖续旧盟。

绿筠垂几席,白酒坐柴荆。

离乱朋情合,登临雁羽轻。

连床虚榻待,乡国有嘤鸣。

(0)

春怀

三春为客恨,两地惜春光。

柳短垂新绿,花残贮剩香。

心连沙雁远,愁共岭云长。

自然成梦想,惟有涕沾裳。

(0)

书台书怀

九阜晴初见,双江雨合流。

泉声偏近枕,猎火自明楼。

亦有杯中物,应无客外愁。

生涯随泛梗,未拟棹归舟。

(0)

寄李本宁观察

传闻旌节下巴西,天目东南望不迷。

彩鹢乘风飞水驿,襜帷带雨慰春犁。

停舟访古过严濑,按部探奇入会稽。

却忆梁园曾御李,几回飞梦隔云霓。

(0)

寄武昌郑观察

海上风流一使君,声华籍籍汉廷闻。

登楼长啸三山月,作赋还淩七泽云。

建节暂辞鹓鹭侣,停车偏问鹿麋群。

临岐不尽相逢兴,?得谈诗坐夜分。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