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枕清溪寺隐山,暮云深锁羃林烟。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双溪八景八首(其二)古寺鸣钟》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山枕清溪寺隐山”展现了寺庙坐落在山间溪流旁的隐蔽处,环境清幽。次句“暮云深锁羃林烟”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浓厚的云雾缭绕在树林之上,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诗人通过“近来浑忘登临兴”表达了自己近来对登山游览的兴趣减退,可能是因为心境的变化或是对日常生活的深深沉浸。然而,“閒听钟声落枕边”则透露出诗人即使不主动去寻访,也能在闲暇时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这钟声仿佛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一种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中古寺的静谧景象,寓含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
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
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
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
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
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
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
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
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
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
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
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
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
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
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
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
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明·薛蕙】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467c6b5b0e6cf8286.html
雪后玩月作
朝眠高阁内,吟弄风前雪。
夕登曲榭上,游盼云中月。
月出轻云敛,雪罢流风阕。
连辉有馀映,萦光无暂辍。
首眺怀乍新,阑赏景弥绝。
双阴相蔽亏,并彩互明灭。
炎寒俄聚散,弦望剧盈缺。
抚物亮固然,孤衷异欢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