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偈·其十一》
《十二时偈·其十一》全文
唐 / 文偃   形式: 偈颂  押[物]韵

黄昏戌,把火寻牛是底物

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火(bǎ huǒ)的意思:点燃火焰,引申为激发情绪或引起争端。

底物(dǐ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实质。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受屈(shòu qū)的意思:指受到不公正待遇或冤屈,遭受委屈。

素体(sù t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基本面貌、本质或根源。

体相(tǐ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状况或相貌。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偈(其十一)》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哲理性的表达,探讨了存在与认知、真实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黄昏戌,把火寻牛是底物。” 开篇以黄昏时分,人们在黑暗中寻找事物的情景为背景,象征着在混沌或未知中探索真理的过程。这里的“把火寻牛”既是一种实际的行为,也隐喻着在心灵深处寻找自我或真理的努力。

“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后两句则深入探讨了认知与现实的关系。 “素体相呈”可能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而“却道非”则表达了对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之间差异的认识。这里“道非”可以理解为认识到事物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或真相。接着,“奴郎不弁谁受屈”运用比喻,将个体比作“奴”,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感到困惑和不公,而“不弁”意味着无法辨明是非,暗示了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遭遇的困惑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知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以及在探索真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挑战。

作者介绍
文偃

文偃
朝代:唐   籍贯:姑苏嘉兴   生辰:?—949

(?—949)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猜你喜欢

投金濑

三十不嫁养母氏,濑水之旁奇女子。

不图亡命伍大夫,乞食穷途偶戾止。

顾瞻雄伟本不凡,一饭周恤等閒耳。

湛湛之日当午天,图报勿泄胡至是。

此心如玉复如冰,一掷奋身濑木死。

他日赍金欲报难,聊以明心投诸水。

淮阴一饭酬千金,丈夫得志当如此。

(0)

寄苏子瞻

君方阳羡卜新居,我亦吴门葺旧庐。

身外浮云轻土苴,眼前陈迹付籧篨。

涧声山色苍云上,花影溪光罨画馀。

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0)

送鼎倅陈安仁虞部

峨峨阳山,民资以仁。僭阳欺天,不需不神。

而乞于民,泱泱沅江。城繄以宁,横流溃川。

不畜不灵,将坎于城。暴政残俗,剧于怀襄。

猾胥扰民,甚于凶荒。借公后时,吾民几亡。

舞公入城,若旱而雨。若霖而晴,颂公之还。

孰灵沅江,孰神阳山。

(0)

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酷暑殊未却,微风初夜清。

徘徊中庭步,复赏月华明。

物色岂骤变,人情自先惊。

长林最萧洒,瑟瑟战秋声。

野心独怡怿,念此岁月征。

聊持一樽酒,凭几坐南楹。

(0)

舟泊太湖

区区朝市逐纷华,不信湖心有海槎。

八十丈虹寒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

古今风月归诗客,多少莼鲈属酒家。

安得扁舟如范蠡,烟波深处卜生涯。

(0)

奉詶戴帅初架阁见赠二首·其一

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

晶光夺凡目,奇采耀九州。

自吾得此宝,昼玩夜不休。

生世勿恨晚,及与斯人俦。

惜哉无琼玖,可以结绸缪。

世德日下衰,古风向谁求。

蛾眉亦何有,空受众女仇。

适俗固所愿,违己良足忧。

感子赠言意,再拜涕泗流。

安得骑骐驎,从子以远游。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