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薄薄(báo báo)的意思:形容物体薄而轻。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凫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遭遇困境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向困难低头。
歌人(gē rén)的意思:指能歌善舞的人,也用来形容才艺出众的人。
看成(kàn chéng)的意思:将某事物或某人看作另一种事物或另一个人。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西泠(x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境界高远,志向崇高。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翻译
- 糖霜般的面团在寒意中保持稀薄,春天的美景似乎已成过往。
清明节人们或唱或泣,花朵在昨夜的风中凋零又开放。
燕子在薄薄的泥土上飞舞,野鸭从茭白丛深处游出。
西泠桥上车水马龙,但在人生的百年中,又有多少人在疯狂疾驰?
- 注释
- 饧面:糖霜般的面团。
寒:寒冷。
不肯浓:不愿浓厚。
一年春事:春天的景色。
成空:化为乌有。
人歌人哭:人们或悲或喜。
清明日:清明节。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
昨夜风:昨晚的风。
薄薄絮泥:轻盈的泥土。
行燕子:燕子飞过。
深深茭荡:深深的茭白丛。
出凫翁:野鸭出现。
西泠桥上:西泠桥。
多车马:车水马龙。
有底狂驰:何曾有人。
百岁中:人生百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两句“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通过对冷面的描述,形象地表现出春天即将过去却还未能真正到来的矛盾情绪,以及这种季节转换中的无常感。
接下来的“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感交织——有人欢庆,也有人悲泣。清明是一年之中天气温和、万物复苏的时刻,但同时也是春意渐去、生命力开始衰退的信号。这两句诗通过“歌”与“哭”的对比,强调了人间喜怒哀乐的多样性,以及面对季节更迭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以下两句“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象,通过描绘燕子的飞翔和水鸟在深水中的活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这里的“薄薄絮泥”与“深深茭荡”,既形容了自然环境的层次感,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广阔世界的赞美。
最后两句“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则以一个具体景象——桥上的车马来往,勾勒出了社会生活的繁忙与动态。这里的“有底狂驰百岁中”,既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时间的河流中奋力前行,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和历史长河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 藏头 拆起力字
莫驱驰,公全道,来真性明光。
谁知得,便是水中霜。
应相从相见,人悟,物物俱忘。
中有,华耀处,怎奈被云藏。
详。
语锐田,起屋震,地安房。
教认清外,别蕴馨香。
射昆山片玉,风共、谁话琅琅。
辰动,阳佳节,金菊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