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士圭的《偈十六首》之六,通过“金镞”与“钱鞭”的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金镞惯调经百战”,金箭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调校后,已磨砺得锋利无比,象征着人在经历无数挑战与磨难后,内心变得坚韧不拔,智慧与勇气得到极大提升。这里的“金镞”不仅指具体的箭头,更隐喻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智慧。
“钱鞭多力恨无雠”,钱鞭,这里可能是一种抽象化的表达,寓意着财富或权力。拥有强大力量的钱鞭却“恨无雠”,即渴望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手或目标来施展其力量。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在追求权力与财富的过程中,往往渴望有真正的对手或挑战,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中缺乏真正对手或挑战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金镞”与“钱鞭”的对比,探讨了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追求时的心态与状态,以及对力量与价值实现的深层次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二
维人与兽交,乃以产凶逆。
不信凶逆徒,亦从人类获。
怪哉狮子父,慈心终勿革。
威宁踞长林,万骑尽辟易。
一子当其前,哮吼忽已歇。
剚刃入怀中,忍痛竟至殁。
世人谓之痴,我谓慈无别。
天下皆吾子,覆载及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