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益重兮金益轻,此台千古终留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古终(gǔ zhōng)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旧时代的结束或灭亡。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金安(jīn ān)的意思:指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安宁,国家繁荣昌盛的状态。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上黄(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或病态的样子。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贤士(xián shì)的意思:指有才德、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贤路(xián lù)的意思:指明智而正直的道路,也指正确的行为准则或正确的选择。
延揽(yán lǎn)的意思:指吸引和争取人才或客户。
资格(zī gé)的意思:指某人具备或符合担任某个职位、角色或参与某项活动的条件和要求。
- 鉴赏
这首诗《黄金台》由清代诗人缪纁所作,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与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君主重视人才、不惜代价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在人才与金钱之间的权衡。
首句“古人爱士不惜金”,直接点明了古代君主对待人才的态度,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接着,“今人爱士兼惜金”则将视角转向现代,指出在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人才的同时,也更加谨慎地考虑成本,体现了时代背景的变化。
“台上黄金安足惜,唯恐贤士困资格”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古代与现代在对待人才上的不同态度。古代君主为了吸引贤士,不惜花费黄金建造黄金台,而现代社会虽然也重视人才,但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或其他因素,对人才的引入和使用更为谨慎,担心因过于注重形式或资格而忽略了真正的人才。
“昭王昔日贤路开,延揽为筑黄金台”提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的故事,他广开贤路,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英才,最终成就了燕国的强盛。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的引用,也是对古代君主重视人才行为的正面评价。
“士益重兮金益轻,此台千古终留名”总结了主题,强调了人才的价值远超过物质财富,黄金台作为象征,虽已成历史,但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却永远被后世铭记。
整体而言,《黄金台》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古代君主重视人才的赞赏,并反思了现代社会在人才与金钱之间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春色三分,怎禁得、几番风力。
又早见、亭台绿水,柳摇金色。
满眼春愁无著处,知心惟有幽禽识。
望青山、目断夕阳边,孤云隔。琴酒我,成三一。
湖外舫,山头屐。且莫教春去,乱红堆积。
记得年时陪宴赏,重门深处桃花碧。
待修书、欲寄楚天遥,无行客。
三用韵·其四
何年铸铜柱,请为问伏波。
蓟子去不远,金狄谁再摩。
世变落莽渺,吾意成蹉跎。
盗蹠饫肝脍,孔圣厄弦歌。
祸福吾欲问,当世无史鮀。
问天天匪高,祇恐民听讹。
形骸天委质,性命天委和。
吾固闻诸天,如何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