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闻蛙》
《冬日闻蛙》全文
明 / 夏原吉   形式: 古风

蓐收已回辕,玄冥司令

草木尽黄落,蛰虫俯而静。

尔蛙何从来,恍焉失初性。

凌寒发狂声,聒聒莫知竟。

捕之良可矜,聆之顾非正。

愿尔深自默,毋为骇时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发狂(fā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精神失常,丧失理智,行为异常疯狂。

聒聒(guō guō)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可矜(kě jīn)的意思:可怜、可悲。

凌寒(líng hán)的意思:忍受严寒,克服困难。

蓐收(rù shōu)的意思:指在床上收获,比喻不出门就能得到好处。

时听(shí tīng)的意思:时刻倾听,时时警惕

司令(sī lìng)的意思:指挥军队或组织的最高指挥官,也可以泛指某个团体或组织的领导者。

玄冥(xuán míng)的意思:玄冥是指深奥、神秘、难以捉摸的意思。

蛰虫(zhé chóng)的意思:指被困在某种环境中,无法自由行动的人或事物。

正司(zhèng sī)的意思:指正直、公正、廉洁的官员。

鉴赏

这首明代夏原吉的《冬日闻蛙》描绘了冬季时节,自然界的景象和蛙鸣的独特感受。诗中通过"蓐收已回辕,玄冥正司令",形象地写出秋去冬来,寒气降临,象征着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草木尽黄落,蛰虫俯而静"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肃杀与寂静。

然而,诗人意外听到冬日里的蛙声,这在寻常季节里是不合时宜的,"尔蛙何从来,恍焉失初性"表达了对青蛙在寒冬发出叫声的惊讶和不解。蛙鸣"凌寒发狂声,聒聒莫知竟",显得格外突兀和狂放,诗人认为这种行为"捕之良可矜,聆之顾非正",既值得同情又觉得不适当。

最后,诗人劝诫青蛙"愿尔深自默,毋为骇时听",希望它能顺应季节,保持沉默,不要扰乱这个宁静的冬季。整首诗寓言意味浓厚,借蛙鸣表达对顺应自然规律的思考。

作者介绍

夏原吉
朝代:明

(1366—1430)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二

非男女之相,出有无之量。

透万机之前,超三界之上。穷而通,简而当。

松含月兮夜寒,溪带雨而春涨。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六九

你也恁么住,我也恁么住,作业相似贫相聚。

十方无壁,四面无门。遮丑无衣,禦寒无絮。

直下不居功,个中看转处。

采华蜂集萌不枝,卧月鸟栖无影树。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五十二

春雨洗园林,春风动帘箔。

百城人已归,弹指开楼阁。

入门俱是佛家风,帝网光明相映夺。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六

一尘具无量刹土,一念超无量劫数。

一身现无量众生,一体合无量诸佛。

(0)

颂古一百则·其八十

蒲团禅版对龙牙,何事当机不作家。

未意成褫明目下,恐将流落在天涯。

虚空那挂剑,星汉却浮槎。

不萌草解藏香象,无底篮能著活蛇。

今日江湖何障碍,通方津渡有船车。

(0)

送月上人归乡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

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