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词》
《竹枝词》全文
明 / 张楷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浪(fēng làng)的意思:风浪是指风和浪在海洋中的猛烈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情况。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惯经(guàn jīng)的意思:指经验丰富,对某种事物或工作有熟练的掌握和处理能力。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瞿塘(qú táng)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蜀山(shǔ shān)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也指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云日(yún rì)的意思:云日是一个描绘天空云彩和太阳相互映衬的景象的成语。它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幸福的时刻。

鉴赏

这首《竹枝词》由明代诗人张楷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蜀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浮云日日蜀山头”,开篇以“浮云”起兴,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世事和人生,而“蜀山头”则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蜀地的壮丽山川。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感慨。

“石濑年年蜀水流”,紧随其后,将视线转向了蜀地的河流。这里的“石濑”指的是河中的石头滩,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经过时的动态美。年复一年,河水依旧流淌,展现出自然界的恒久与不变。

“家住瞿塘三峡下,惯经风浪不知愁”,最后两句则转而描写人物,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居住在瞿塘峡下的居民。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著称。诗人通过“惯经风浪”这一表述,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时的从容不迫,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接纳。这里的“不知愁”并非真的无感,而是表现了主人公在长期与自然共处中培养出的豁达心态,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整体而言,《竹枝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独特风情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楷
朝代:明   字:式之   籍贯:浙江慈溪   生辰:1398—1460

(1398—1460)浙江慈溪人,字式之。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宣德间任监察御史。能辩疑狱。正统五年以荐升陕西按察佥事。再升右佥都御史,监刘聚军,镇压福建邓茂七。又破山寨多处。奉命督徐恭镇压处州叶宗留,进军迟缓,日以置酒赋诗为乐。及闻已平定,进兵争功。还京后被劾罢。
猜你喜欢

秀峰

绝怜湖上水,照见佛头青。

到处通三竺,移来得巨灵。

云心回玉柱,霞气薄金庭。

放鹤人归去,犹怀旧草亭。

(0)

别意

我行且登舟,子草徒离忧。

眷眷恋我侧,去去难久留。

叹息成参辰,愁思不可抽。

丈夫在四海,譬彼水浮舟。

聚散无定期,感子叙绸缪。

(0)

欲游南山行

玉食献至尊,播植由农夫。

牺牲享上帝,豢养以束刍。

泰山赖林麓,渐以成巍峨。

大圣择刍荛,百姓兴讴歌。

(0)

春风词·其二

春风起兮花落,有美人兮江阁。

三年不见兮路渺漠,远莫致兮金错。

日窅窅兮下山,竹纷纷兮解箨。

及青春之未徂,曷不跨夫黄鹄,使我并坐兮偕乐。

(0)

驺虞诗

有灵者兽,是曰驺虞。环滁之山,以潜以居。

其灵维何,莫之与匹。既玄其文,而白其质。

猊首虎躯,尾参于身。一日千里,孰知其神。

振振仁厚,不践生草。彼物之生,亦不以饱。

维天生之,亦自天成。圣明之世,为祥为祯。

维今天子,道德纯至。肫肫皇仁,远迩一视。

昭事上帝,曰敬曰诚。孚于下民,皆乐其生。

皇天维亲,兆民胥悦。神祗效灵,驺虞乃出。

石固之山,荣光烛天。百兽从之,其行跹跹。

彤轩文槛,帖然自致。翼以祥飙,献于天子。

天开日晶,庆云垂英。百僚欢趋,驺虞在廷。

驺虞在廷,实为大瑞。龙马神龟,乃同其类。

昔在太宗,文德武功。驺虞之来,颂声沨沨。

维今天子,祖武是继。驺虞复来,以昭盛治。

穆穆圣明,天眷滋彰。万世之隆,万世之光。

小臣作诗,以歌盛美。播之韶钧,垂示无已。

(0)

示李师颜

已拚彩翼乘丹凤,肯闭雕笼伴绿衣。

前路莫愁风力劲,同心自誓一行归。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