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梓 州 牛 头 寺 唐 /柳 公 绰 一 出 西 城 第 二 桥 ,两 边 山 木 晚 萧 萧 。井 花 净 洗 行 人 耳 ,留 听 溪 声 入 夜 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山(biān shān)的意思:指边疆的山岭,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城第(chéng dì)的意思:指城墙和城楼,也用来形容宏伟的建筑物。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井花(jǐ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物体的外表美丽动人,像井里开出的花朵一样。
两边(liǎng biān)的意思:指同时考虑两方面的情况或问题。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一出(yī chū)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的发展突然出现,往往带有意外或出乎意料的意味。
- 翻译
- 我从西城的第二座桥出发
傍晚时分,两边山上的树木发出萧瑟之声
- 注释
- 一出:开始。
西城:城市西部。
第二桥:第二座桥梁。
两边:两旁。
山木:山上的树木。
晚:傍晚。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井花:井水上的泡沫或落花。
净洗:洗净。
行人:过路的人。
耳:耳朵。
留听:停下来倾听。
溪声:小溪流水声。
入夜潮:直到夜晚潮汐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夜景。开篇“一出西城第二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营造出一种既远离尘嚣又不失细腻的氛围。“两边山木晚萧萧”则通过对树木声响的描写,传递了一种秋末冬初时节的寂静感。
“井花净洗行人耳”,这里的“井花”意指井水中的倒影,或许是月光下的清澈水面。诗人用“净洗行人耳”来形容环境之静谧,似乎连行人的听觉都被这片刻的宁静所净化。
最后,“留听溪声入夜潮”,诗人提醒我们要停下脚步,聆听那溪水在夜晚与潮汐交织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听觉的享受,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洗礼。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八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
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
山润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登高佛阁小,四面青回环。
空门事弥多,永日僧不閒。
归径路委蛇,班荆履孱颜。
信美难久留,道远足力悭。
遥知故山月,问我何时还。
萧饶州见寄次韵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