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时(bì shí)的意思:避开不合适的时间或场合。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桂籍(guì jí)的意思:指人才出自桂林,形容人才辈出。
鸿生(hó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后代繁衍兴旺,代代昌盛。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林立(lín lì)的意思:指许多事物密集地分布、聚集在一起
露门(lù mén)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私。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耳(sān ěr)的意思:形容人耳聪目明,能够听到和看到别人听不到和看不到的事物。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拥鼻(yōng b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争斗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不分胜负。
摘髭(zhāi zī)的意思:摘去胡须。
重席(chóng xí)的意思:指多人共同担任一个职位或担任多个职位。
- 翻译
- 儒士如林,更有鸿儒生,经典书籍犹如荒地等待耕耘。
他们本应摘下胡须,投身学术著作,不必为避世名声而捂鼻不闻。
似乎听说有人在梦境中成就非凡,即将震惊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讲解《易经》的众人中,谁能独占鳌头?期待您能再次提升家族的学术声誉。
- 注释
- 儒冠:指儒士的帽子,代指儒者。
鸿生:大儒,学问渊博的人。
经倚:倚仗经典。
菑畬:荒地,比喻学术未开垦之地。
书桂籍:著书立说,记录在重要的文献中。
拥鼻:捂住鼻子,比喻避世。
眕梦:深思熟虑的梦境,寓言有远见的思考。
惊人取一鸣:一鸣惊人,形容突然展现出非凡才能。
讲易露门:讲解《易经》的大门。
谁第一:谁是第一名。
重席:重要的席位,比喻学术地位。
振家声:提升家族的声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目为《次韵朱秀才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儒冠林立更鸿生”起笔,描绘了一幅文人学者众多的景象,形象生动。接着,“经倚菑畬道可耕”一句,将读书求知与农耕生活相结合,寓意学问之道虽深奥,但只要勤奋耕耘,亦可有所收获。
“便合摘髭书桂籍”表达了对朱秀才才华的认可,认为他应当积极进取,著书立说。“未须拥鼻避时名”则劝诫朱秀才不必过于避世,应勇于面对时代的名声和挑战。接下来的“似闻眕梦成三耳,会见惊人取一鸣”,运用典故,鼓励朱秀才要有自信,像古人那样通过一次惊人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讲易露门谁第一,伫君重席振家声”点明主题,期待朱秀才能在讲解《易经》这样的高深学问上成为翘楚,希望他能在家学中发扬光大,为家族争光。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激励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关爱和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泛舟九曲
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馀骨散九州,头颅此焉寄。
人视万劫馀,天意一夕计。
游艇沸沧波,髣髴热营卫。
亭午入数折,冲然元气闭。
县峰升羽人,毛竹倚仙姊。
辟彼齿牙蠹,生死龈腭内。
世人不解奇,但识世间事。
示之帝所遗,惟以溪山睇。
九日同俞觚庵其侄伯刚朱棣卿马卓群陆澍斋徐肖研许姬传七伯父觉先弟儿子邦荣邦直共十二人携酒肴至龙井登高
饤饾杯盘野兴长,招提萧散作重阳。
坐深潭影閒云过,望浅秋晖暮气凉。
却笑清游贪寂住,翻因高处怯苍茫。
今年今会还如此,浊沥何辞奠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