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尘下(chén xià)的意思:指在尘埃之下,比喻在地位、名誉、声望等方面处于低下、不起眼的位置。
大国(d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非常强大,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斗色(dòu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呼韩(hū hán)的意思:指呼唤韩信,比喻重用人才。
款塞(kuǎn sāi)的意思:形容货物堆积如山,无法出售或使用。
两岐(liǎng qí)的意思:两个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困难或进退两难的境地。
茂苑(mào yuàn)的意思:指茂盛的花园或果园,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铙歌(náo gē)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声音。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任使(rèn shǐ)的意思:不论怎样,无论如何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朱旗(zhū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代表权力、势力、统治等。
- 鉴赏
此诗《寄顺天蹇中丞》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宏大的边疆和平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首联“清尘下马卷朱旗,正是呼韩款塞时”,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境上的一幕和平场景。清尘象征着边境的宁静,下马卷朱旗则暗示着军队的撤退,表明了边境的和平状态。呼韩款塞,意指匈奴首领来朝,表示了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边界的安宁。
颔联“烽火不惊刁斗色,铙歌偏写越裳诗”,进一步描绘了边境的和平景象。烽火不惊,意味着没有战争的威胁;刁斗色,指的是军营中的生活用品,这里暗示了军队生活的平静。铙歌,古代军乐,此处用来形容边疆的和平氛围;越裳诗,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诗歌,这里借以表达对边疆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
颈联“雅闻茂苑棠千树,行见渔阳麦两岐”,转而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繁荣。茂苑棠千树,象征着边疆地区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渔阳麦两岐,则描绘了边疆地区农业的丰收景象,预示着百姓生活的富足。
尾联“任使胙茅酬大国,不如调鼎赞无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见解。胙茅酬大国,意指以土地等资源作为国家间的交易,但作者更倾向于通过调和、无为而治的方式来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即通过和谐共处、顺应自然的方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和平景象、自然风光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稳定、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